•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紫禁城

    紫禁城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中国大陆2021

    主演:内详 

    导演:吴志勇 

    猜你喜欢

     剧照

    紫禁城 剧照 NO.1紫禁城 剧照 NO.2紫禁城 剧照 NO.3紫禁城 剧照 NO.4紫禁城 剧照 NO.5紫禁城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节目以“紫禁城”为眼,以“变局”为切入点,用《王者》《基业》《远路》《惊变》《际遇》《异象》《交融》《盛世》《思危》《图存》《破晓》《新生》12个篇章,站在大历史的视角,选取中国近600年历史进程中若干“变局”事件,在历史的拐点中解读得失,从千年中华文化中汲取中国智慧,以深沉思辨的目光,透过紫禁城来认识世界,也让世界从紫禁城浓缩的600年中读懂中国。同时,节目创造性地为12集节目量身打造了12首音乐主题歌,邀请不同特质的歌手进行多元化演绎,将历史文化的绵长厚重寄于音符和旋律之间,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长篇影评

     1 ) 很棒的片子啊 严重怀疑那些差评是压根没好好看

    完前两集了,很好看啊,我喜欢这种风格。目前来看不是我想象中的讲紫禁城的文化之美的片子,讲的是历史变局,这个视角不管咋做,可能都会引来不同议论。除非做成历史教科书,哈哈哈,但那就没意思了,看起来这个纪录片也不想做成那样的。历史学家还有各自的观点呢。纪录片也是人做的,有自己的观点也很正常,谁规定纪录片必须冷眼旁观呢?那不如去写论文。

     2 ) 探究民族的指挥中心——紫禁城

    在B站上看完包括听完这部纪录片,本以为仅仅是讲述紫禁城本身的一砖一瓦,文物古物,没想到它承载的是六百年的宏篇历史,从第一代朱棣乃至他老爹,到清末近代,直至今日。它不像通史那样平铺直叙,而是按照阶段性的特征把这六百年分为了十二个关键词,有的放矢地进行展现。紫禁城掌管着最高的权力,一切的一切,特别是大事件的起因、决策、爆发、汇聚,都在这里发生,所以总能与紫禁城扯上关系,要么是地点,要么是人物,甚至可以是宫藏的史料。指望十个小时的内容就能讲完六百年的故事,是不可能的,即使讲大人物大事件也不可能。纪录片在总结提炼上举重若轻,对朱棣、康熙、乾隆、慈禧等人物都有客观的定性,对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万国来朝、鸦片战争、庚子条约等等历史事件也能很好的阐述原因、影响,并且也擅长在前述中埋下后事的伏笔,逻辑清晰,印象深刻,可以说有了故宫博物院深厚历史底蕴的支撑,加上编剧善于抓重点的剪裁,让大家看着不会觉得啰嗦和冗长,每一集的内容讲述都很清晰。

    纪录片是以影音的形式承载的内容,它不像书本,不利于读者肆意翻阅,更多的是牵引着观看者向前走,所以节奏特别重要。这部纪录片从图像上穿插展现了故宫本体、历史文献资料(平时难得一见或者不知为何物),还有模拟历史的场景,展现形式非常丰富和华丽,质量很高。在语音方面,既有史学大家的官方讲述,不长,但是足够权威,另一方面就是讲述人很有历史腔调,与记录片本身很和谐,很有代入感的抑扬顿挫和表情姿态,像是从历史中走来向我们讲述,更亲民更接地气。加上主创团队大量的故宫内部的画面,满足了大众对故宫的好奇,对走马观花看过一些文物,纪录片也是将其放在大历史中呈现,又让人耳目一新,长知识长见识。更别出心裁的是每一集都不一样的主题歌,全是中国风和实力派唱将演绎,我最喜欢的是黄龄的《敢》,曲调很潮,词写得也气派。只是把王力宏用来压轴,实属不测。

    这是我近期看的质量最高的纪录片,即使是在手机上观赏也能感受到古物古城画质的精美华丽,下功夫了 !

     3 ) 紫禁城

    【需要考察的人物、书本和地方 笔记】

    01 明十三陵 02《基业》 朱棣的《永乐大典》 “天子守国门” 文渊阁 驿站 文华殿 宣德时期,瓷器发展。 03《远路》 郑和下西洋,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 故宫家具馆 帖木儿帝国 外交对大明财政带了来影响,也带来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04狂澜 国家博物馆 郑和铜钟 故宫 太和殿。 沈阳故宫 于谦,权利斗争牺牲品。 甘肃白银,永泰古城。 05际遇 故宫 奉先殿 钟表 利玛窦 徐光启,上海徐家汇。 06余晖 万历皇帝。 张居正,一条鞭法。荆州故居。人亡政息。 文华殿 小冰河期,大饥荒。 魏忠贤与崇祯皇帝 金本位取代银本位,崇祯皇帝加税,百姓负担严重。农民起义不断,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在景山自缢。 07交融 清朝皇帝,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清承明制。 沈阳故宫。 南京明孝陵。 清代,黄色属于帝王家。 养心殿。 承德避暑山庄(热河行宫) 乾隆平定准噶尔叛乱,建立新疆。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雨花阁。 08盛世 乾隆皇帝勤政。 紫禁城的图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 郎世宁:画家与建筑师。 18世纪,英国使者马格尔尼, 宁寿宫内的符望阁,集室内装修雍容华贵为一体,是乾隆皇帝退休寓所。 09思危 英国走私鸦片,鸦片侵害国民,成为社会问题。 道光帝,林则徐禁烟, 郭士立, 王鼎,尸谏。 道光帝节俭躬行, 咸丰皇帝,火烧圆明园。 10图存 八国联军侵华,紫禁城大门被侵略者打开。紫禁城荒草丛生。 二十五宝玺,存于交泰殿。 慈禧太后成为权力中心, 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 西六宫,储秀宫,慈溪的寝宫。 严复,清朝派出留学。 万寿庆典,慈禧六十大寿。 陶然亭,谭嗣同,维新变法。 光绪皇帝,深陷瀛台,

     4 ) 狂澜

    今天看第四集,狂澜。

    瓦剌进攻北京。北京严阵以待。北京城门即是明朝的大门。北京德胜门,明军大军在于谦的率领下,打败瓦剌进攻。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明代火器起到重要作用。

    甘肃白银永泰古城。(有空去看看古城)。

    于谦受到英宗的排斥。天下悬之。北京于谦祠。《石灰吟》要留清白在人间。就是对他一生的诠释。

    乾清门为界,分东西两边。明成宗潜心修炼艺术,喜欢书画瓷器。同一时期,欧洲文艺复兴开启。以史为鉴,不断放眼未来,才能不断持续发展。

     5 ) 在评判一部片子的时候,会去想一想,如果我来拍,会拍成什么样。

    在评判一部片子的时候,会去想一想,如果我来拍,会拍成什么样。说起“紫禁城”这个主题,拍过的片子也有很多了,如何在紫禁城建成六百年之际,再拍出有新意、有深度的片子,我自己觉得还是挺难的。所以,在看到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我个人感觉在立意、在框架上还是可以的。

    *立意:“紫禁城”只是一个元素,“紫禁城”所经历的事件、历史,才是它表达的重点。正如它在通稿里说的那样,“选了12个历史进程中的‘变局’事件和拐点,串起中国600年跌宕起伏的历史,勾勒出中华民族这一路经历的荣辱兴衰和精神特质。”(通稿发在另一篇评论里://movie.douban.com/review/14347626/?_dtcc=1

    *框架:片子一共12集,明清两代平均分配、各6集。整体上以时间为脉络,在事件和主题上会略有交叠。就像通稿里说的那样,是部“编年体”的纪录片。

    *拍摄:故宫的建筑拍的很美,还有四季、天气的变化。取景很舍得下成本,去了很多外景地,进行实地拍摄。很厉害的是历史再现,复刻了很多战争、宫廷的场景。为了弥补画面的不足,还创作了插画,而且对使用的文物画作、老照片、插画等进行了动态处理,使得整个画面都活起来了。

    历史场景复原

    宫廷/战争场景复原

    画作动态处理

    插画表现事件

    插画表现事件

    *节目形式:采用的还是主持人讲述的方式,在现在的观众看来,这种形式有点老套了,不是纯粹的历史纪录片。

    *音乐:每集都单独创作了主题歌,邀请不同的歌手进行演绎,只能感叹感召力的强大。

    *美工:片头题字很好看。

    *专家采访:可以再多元化一点,突出专业背景和底蕴。

    *至于具体的观点和知识点嘛,这个一方面是由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决定,一方面是纪录片团队想表达的意愿决定,兼听则明。

    PS.高清大屏真的很管用,不仅可以作为主持人讲解的背景,还可以作为MV的场景。值得拥有!

     6 ) 紫禁城就像一本历史书

    翻开这本活的历史书,我们能读到的是中国古代宫廷及国家的起起伏伏。也能了解到为什么中国没能同西方一起进入现代社会。而紫禁城见证了这一切。。。。。。。。。。。。。。。。。。。。。。。。。。。。。。。。。。。。。。。。。。。。。。。。。。。。。。。。。。。。。。。。。。。。。。。。。。。。。。。。。。。。。。。。。。。。。。。。。。。。。。。。。。。。。。。。。。。。。。。。。。。。。。。。。。。。。。。。。。。。。。。。。。。。。。。。。。。。。。。。。。。。。。。。。。。。。。。。

     短评

    好看

    6分钟前
    • 马史
    • 力荐

    看片名本来以为是讲建筑,没想到看了一部明清史和近代史。感觉什么都想讲,什么都没讲透。主线和逻辑不够清晰。主持人出现或许突兀,我只是想看个纪录片,并不想看配乐诗朗诵。唯一触动我的一个片段,是抗战胜利后,在太和殿广场上举行日本投降仪式,20万群众参加。穿越时空回看,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这座宫殿见证的唯一决定性胜利,成为民族的转折。沧海桑田实属不易。现在出现越来越多关于故宫的纪录片,概述容易同质化,想要脱颖而出可能需要在一个方面切入,《我在故宫修文物》和《故宫新事》就是其中佼佼者。

    11分钟前
    • 小麦
    • 较差

    略微枯燥 弃了

    16分钟前
    • 羊羊plus
    • 较差

    巍巍紫禁城,见证了明清的权游往事,历史不过是一次次地轮回与重演。任何一个朝代的灭亡都是咎由自取。要是苍天有眼,大概也会说:我还是给中国太多机会了...预算很足啊,每集都有不一样流量明星或实力歌手唱主题曲,就是摄影比较马虎,各种辗转腾挪加速减速的,比较坏气氛。

    18分钟前
    • 阿孝咕
    • 推荐

    开播啦!追。看了三集,历史视角记录一座城背后的风云翻涌,格局太大了。每集下课铃都换首新歌,风格迥异。可以承包这一个半月的周末时光了!

    22分钟前
    • tangmm
    • 力荐

    主创者的思维可能还是《档案》栏目的延展,主持人也“习惯”性地走来走去摇头晃脑装腔作势自说自话,看似满腹经纶实则外强中干。紫禁城在北京但不仅仅是北京的,北京台如果把自己一直定位于地方台,那就只能呈现出地方台的格局,哪怕再多的外景也是装在一个小匣子里,哪怕再宏伟的主题也是看似“锦衣”实则“夜行”。

    25分钟前
    • 断水流
    • 还行

    中规中矩的介绍紫禁城~

    30分钟前
    • 秋霆小朋友
    • 推荐

    北京卫视之"档案"之"紫禁城"

    33分钟前
    • ×○×~~~
    • 还行

    长使英雄泪满衫

    37分钟前
    • 小程同学
    • 推荐

    认认真真看了头两集。北京台制作的纪录片有一个特点,特爱展示主持人。主持人站那儿表演式讲述看过没有100遍也有80遍,你老老实实画外音让观众好好看正片不知为啥就很难。这部《紫禁城》挺期待的,一集下来无聊的不知讲些什么也就算了,还是没躲过拍的跟MV主角似的主持人又来演了。我声明我对具体的个人没一点意见,就是接受不了这个风格。想拍纪录片就好好拍,不用花里胡哨音乐风光走位地一通整,不伦不类,就差从盘古开天开始讲了,前比不了《故宫》《故宫100》《故宫六百年》后比不了《我在故宫修文物》《故宫新事》,知识也没咋涨镜头还都似曾相识,给4星实在是太爱故宫。片名叫《我在故宫讲故事》比较合适。

    39分钟前
    • Eigagann🇨🇳
    • 推荐

    借紫禁城之名,行所谓加强文化自信和勿忘国耻之实。犯了纪录剧集最大的忌讳之一:几乎完全照本宣科,几乎完全按照史实的顺序与角度。总体几乎毫无影视加工创作的痕迹。题材的精彩与丰富不是创造平淡的流水账的理由。

    44分钟前
    • 大耳朵
    • 较差

    推开一扇门,两朝三世六百年,紫禁城内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有故宫仍旧在那里,见证了六百个岁月流转,沉淀了六百个寒来暑往,不悲不喜,威严如旧。

    47分钟前
    • Mia
    • 推荐

    在叹息与感叹中了解了很多知识。

    49分钟前
    • Hachiko
    • 推荐

    历来说,如何如何读懂中国的,都是一场骗局

    50分钟前
    • 南極貓頭鷹
    • 还行

    以紫禁城为载体,讲述明清故宫的大历史。视觉上还不错。

    54分钟前
    • Jasmine_长乐
    • 推荐

    紫禁城是线索,内容是600年历史,不过由于篇幅有限还是比较浅,但也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一些知识。

    55分钟前
    • 微果儿
    • 力荐

    文案好!看了整部,被最后保护文物的“典守精神”所感动!凝视600年的故宫,见证中华风云变幻的600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60分钟前
    • Diana走边边
    • 推荐

    很好看 除了人声曲真的没必要

    1小时前
    • raku
    • 力荐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心之故宫。@2021.12.11

    1小时前
    • Sissi
    • 推荐

    近几年关于紫禁城的纪录片、节目等越来越多了,我觉得应该往专题方向去做了,以小见大,不该再这么泛泛而谈了。

    1小时前
    • 南国之风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