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韩国剧 D.P:逃兵追缉令

    D.P:逃兵追缉令

    评分:
    0.0很差

    分类:韩国剧韩国2021

    主演:丁海寅,具教焕,金成均,孙锡久,元志安,李濬荣,高庚杓,朴柾佑,李雪,玄奉植,申承浩,赵贤哲,洪京,权海骁,李仲玉,金范洙 

    导演:韩俊熙 

    猜你喜欢

     剧照

    D.P:逃兵追缉令 剧照 NO.1D.P:逃兵追缉令 剧照 NO.2D.P:逃兵追缉令 剧照 NO.3D.P:逃兵追缉令 剧照 NO.4D.P:逃兵追缉令 剧照 NO.5D.P:逃兵追缉令 剧照 NO.6D.P:逃兵追缉令 剧照 NO.16D.P:逃兵追缉令 剧照 NO.17D.P:逃兵追缉令 剧照 NO.18D.P:逃兵追缉令 剧照 NO.19D.P:逃兵追缉令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俊浩入伍后意外成为追缉逃兵的一员,他将与浩烈搭档行动,共同面对那些逃兵背后的隐情和无法逃避的现实。

     长篇影评

     1 ) 根上的毒瘤

    一口气刷完[D.P. 逃兵追缉令],

    奈飞诚不欺我,

    个人感觉优于[🦑].

    吊儿郎当的沙雕男二深得我心,

    很好地中和了压抑残暴的氛围,

    煽情也不过火算是恰到好处,

    但还是被结局的窒息感吞噬了:

    北韩挖的隧道里没有敌人,

    只有互相绞杀的兄弟战友,

    社会体制性的霸凌和欺辱层层嵌套,

    牢固的等级尊卑文化把人逼到异化,

    从根儿里长出的毒瘤戕害着一代又一代,

    循环往复了千年…

    故事放在了被三八线割裂的江原道,

    大概也是在隐射南北朝鲜「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的宿命吧…

    兵哥哥真是给韩国提供了太多好素材,

    电影审查制度放开后也真是TM什么题材都敢拍,

    我大天朝就算写得出剧本也过不了婶…

    新千年以来韩国电影业的井喷让我留下嫉妒的热泪,

    这部美韩合拍片儿远不算完美,

    但已让我肃然起敬🪖🪖

     2 ) “他那么善良又老实,在被欺负的时候,你们为什么只是旁观?”

    原本是在Netflix无意间刷到预告,而后果断加入收藏夹吃灰的一部剧,没想又是一部看完引人深思许久的压抑作品,记得上一次有这种后劲,还是看《小丑》的时候,但这次的霸凌者和施暴人,真是全方位让人恨得牙痒,被打被杀都是活该。

    心里无数次期望峰地老师最后能一枪把那谁带走,然而结局却是他朝自己开枪,完事了还要在雪地里独自忍受痛苦,一句“妈妈”喊得让人心痛,谁还不是个孩子,我来到这个世界,原本是想要好好探索生活的乐趣、享受自己的爱好、与人为善,我为什么要遭受这样的痛苦?

    但不得不说,这样的设定更高明也更显悲剧色彩:被阶级固化和强权欺压到逼疯的好人,最后还是只能靠伤害自己来解脱。

    受伤的永远是好人,这个定律好像在哪都适用。

    一个因为不喜欢打人而放弃练柔道的画画老师,一个会鼓励他人温暖他人的大哥哥,如此善良美好的一个人,为什么入伍之后会变成结局这个样子?凭什么这么好的一个人,要被那些阿猫阿狗以强凌弱的人渣用各种超乎人想象的下作手法羞辱和霸凌?我和他一样想知道为什么,然而一句轻描淡写似的“我以为那样也可以。” 说出来是那么的轻易,放佛只是哈了一口空气。

    最后一幕申雨皙的姐姐问男主,“既然他这么善良又老实,在被欺负的时候,你为什么只是袖手旁观?”看似是对军队里众人皆沉沦、甘做罪恶帮凶的质问,实则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问,当我们看到不公的事正在发生,我们是否也因事不关己或碍于不“合群”而什么都不做?

    1953年的水壶之所以沿用至今,或许也是数代人的“合群”与“旁观”吧,没几个人去“做点什么”,又或者“做了点什么”但被视为异类,更在体制面前不值一提,一秒就被打回原形……所以啊,改变从来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无数人的前仆后继,为信仰奋不顾身。美国的民权运动走到今天,实现种族平等了吗?显然是没有,但你说它是一点改变也没有吗?却也不是,至少African American也能当总统了,从地方民选官员到公司高管,也有这帮人的身影了,而不是多年前连坐个公车拒绝给白人让座都要被逮捕的阶下囚了。

    虽然这个类比不一定恰当,但我总想着,总该做点什么吧,哪怕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琐事(就像最后小胖子开枪扫射那帮习惯了霸凌与被霸凌的可悲之徒)。总有人会告诉我们,你这么做没用的、又改变不了什么,人家都这么过来的,你怎么就不行;是啊,我知道啊,但如果我什么都不做,那更不会有什么改变吧。愚公移山还知道积少成多呢,我哪怕时进时退,只要一直在做着、还在努力坚持着,没有被同化、被合群,也许有一天,我会看到阳光的吧。

     3 ) 无奈的旁观者

    周末抽空看完了这部剧。撇去粉丝滤镜,我客观的给这部剧打9分。0.7分扣在整部剧剧情几乎都在预料之中,0.3扣在表达的情绪太压抑了。 说实话,我一开始得知这部剧是由《中国城》的导演来导,而原作又是严肃、沉重的题材时,有点担心会又拍成一部郁闷到死的剧……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编剧,索性有韩浩烈这个角色调节气氛,让观众有喘息的机会。他是整部剧唯一的光了。 反观安俊浩,全剧开头5分钟就用“找零”事件,建立了他一板一眼一根筋的人物性格。后期又用几段儿时回忆,让人了解到他之所以表现出麻木木讷的状态是因为他从小就是一个无奈的内敛旁观者。(这可能也是有些人说丁海寅演技欠缺的原因?在“韩浩烈”的对比下,安俊浩的确显得更木讷,但这不是角色需要吗?个人觉得恰到好处啊)直到申雨晳的死,让他一直压抑的各种情绪全部爆发了出来——“有人死了”一边自挥着拳头……自责、悔恨、无奈…… 看第一集的时候我匆匆撇了眼片头,只有最后几秒才有主演镜头。直到看完全剧我才发现片头深意所在。他们一个个全都是某人的儿子、兄弟或情人……谁都是某人的宝贝,而安俊浩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 想要改变吗?不会变了,就像那个烧水壶。最终曹石峰的结局也被掩盖。你以为退役了就熬出头了?那只是另外一个循环的开始,超市打工照样要被领导训斥,生活就是无奈叠着无奈,谁又容易了呢?……太丧了 剧还是好剧,值得推荐。祝此剧大火。

     4 ) 凝视藏在“逃离”背后的暴力,与默许暴力的旁观者(更新:2组对照人物分析)

    (首发于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D.P:逃兵追缉令》是Netflix出品的韩剧,改编自漫画,由韩俊熙导演,丁海寅、具教煥、金成钧、孙锡久主演,共6集,8月27日上线,豆瓣8.9分。

    讲述服役中的二等兵安俊浩被派到负责抓捕逃兵的DP(Deserter Pursuit)组,借由士兵们的“逃离”,挖掘背后的原因,揭露韩国军队中的暴力现象。

    《D.P》基调是沉重的,出现在开头的背景交代暗示了全剧的主线情节与主题:暴力。

    开头的新闻画面中,出现了前韩国总统朴瑾惠在2014年说过的话:“打造出尊重军人人格、保障军人人权的部队开始。”

    第二个新闻画面迅速“打脸”,韩国军队中发生了命案,兵长对二等兵施暴、杀人,显然现实没有任何改变,讽刺了当权者的空谈。

    现实中,2014年确有这样的命案发生:由于涉嫌欺凌一名二等兵致其死亡,5名韩国士兵以一般杀人罪罪名遭到起诉。

    士兵们被霸凌、施暴的事件不在少数,因此生活在痛苦中的士兵有些会选择逃离、报复,做出更多危险行径,甚至滥杀无辜。

    下图罗列了一些真实案件,其中“遭到排挤”、“人格羞辱”、“殴打”等词反复出现,极有可能是导致最终犯罪的动机。

    剧中D.P组的任务,就是不惜一切把逃兵们抓回来,阻止更多惨剧发生。

    二等兵安俊浩一开始也遭遇了兵长的霸凌,被推到有钉子的墙上、被扇巴掌、还试图吐痰在他嘴里。

    特写钉子,增强威胁和紧张感,也象征安俊浩成了兵长的眼中钉。

    幸好很快,安俊浩就被派到D.P组,远离了兵长的威胁。

    成为D.P后,安俊浩遇见了各种各样的逃兵:第一个逃兵没有具体交代他的遭遇,但他宁可烧炭自杀,也不愿意被抓回去。

    而安俊浩无意中给的打火机,成为了逃兵自杀的工具,第一次出任务什么都没做,还酿成大错,被关禁闭的俊浩陷入极度愧疚。

    不过一等兵曹石峰给了他安慰,俊浩开始反思、想要改变、做些什么······因此画面中出现了彩虹的光芒。

    不过死去的逃兵在梦里湿漉漉地出现,倾斜镜头表达了俊浩仍被罪恶感囚禁的心理状态。

    在此之前,俊浩也梦见过相同场景,是爸爸家暴妈妈的画面,俊浩是从家暴的家庭中逃离出来的。

    以一模一样的场景来暗示,俊浩和一些从军队逃离出来的人,某个程度上是一样的,本质上都是因为暴力,他们才选择了逃离。

    “虐待问题,只要是集体生活就会存在,特别是干部们根本放任而不理会时。”

    剧中家庭的逃离与从军队的逃离之间,还有一个共同点:没有和解

    剧中是点到为止,因为导演要展现的不是逃离本身的悲剧,而是隐藏在各种各样的“逃离”面具中的暴力。

    要如何跟暴力和解?

    《D.P》给出了一个较为悲观的答案: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不从制度上彻底改变的话。

    当霸凌者退伍,轻描淡写地跟被欺辱过的一等兵曹石峰说“都忘了吧”、“你还能拿我怎么样?”

    反而激发了曹石峰隐忍已久的愤怒和仇恨,决心逃离军队去杀了那个人,曹石峰已经陷入了疯狂和混乱的精神状态。

    最后场景是在隧道口,第一集提过,这是朝鲜人挖的地道,现在是他们训练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剧中没有特意强调季节的变化,主角们穿便服时也只穿了一件薄外套,感觉是秋天,最后跑出隧道竟然是一片严冬景象,下着大雪,画面是冷冰冰的蓝色调。

    天气的突变,似乎暗示一种在不自觉地氛围中,我们没有意识到已经到了如此严酷、寒冷的季节,就像是暴力环境中,加害者和旁观者也变得麻木,在一种暴力被默许的氛围中,没有意识到被害者已经被逼进绝境,失去了活着的希望。

    逐渐意识到这一点的安俊浩,在结尾时脱离了队伍,往反方向奔跑起来。剧情上为第二季留下了悬念,他是要当逃兵?还是接到了新的任务?

    重点是他去往的方向,太阳还没有完全落下,意味着还有变数,还有希望。

    “变数”是其中一个逃兵教会他的,也就是“蒙提霍尔问题”:当你面前有三个选择,选定了第一个,正确的概率是1/3,然后告诉你第三个是“咣”,你会不会改变选择?

    多数人因为不安而维持第一个选择,但改变选择的话,正确的概率会变成2/3。

    其实这个逃兵的故事看起来有点温情,和暴力无关,不过他出现的重点在于告诉主角们:产生了变数,结果也可能改变。

    对应到主线上,在暴力事件中,会产生变数的是什么?

    我认为就是,旁观者。

    剧中多次说的一句台词就是:“做点什么。”

    被害者、遗属,都对于旁观者发出了诘问:为什么没做点什么?

    自杀的曹石峰、扫射室友的同期小胖,他们最后说的“做点什么”,不就是因为没有人为他们做点什么,只好自己来吗?

    在家庭暴力中,安俊浩一直是旁观者。

    在军队暴力中,他本也是旁观者,但他也有被害的经历、因为没能做点什么的愧疚感,渐渐变得不能旁观了,遇见逃兵的女友时,他想起了妈妈而对她产生了同情。

    透过这个事件,安俊浩的心理和行为都发生了转变,他不再旁观,而开始积极地介入。

    DP组的上级,包含事务长、辅佐官,他们也有一些作为,但实际作用不大。

    这个构图中轻狂的林大尉被挤压到只剩下一条缝,暗示他是夹在中间,虽有一点点权力,但是无法做出真正的决策去改变任何事。

    整体来说,《D.P》主线与单元情节之间结合得很流畅,和《我是遗物整理师》的结构相似,但更加短小精悍,可贵的是少了韩式悲情,多了理性反思,加上题材的大胆拓宽,揭露弊病,像电影一样的韩剧,正是“Netflix体质”。

    演员的火花在沉重的题材中保持一点轻松幽默,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尤其丁海寅,摆脱了“只演爱情剧”的误解与刻板印象,打破帅气形象,在《D.P》中展现了干脆利落的动作戏,和爆发力极强的一流演技。

    观众的目光得以随着安俊浩,了解逃兵们各自的故事,各个故事都为主角或主线提供了一些铺垫,最后又回到主线:暴力。

    我很喜欢每集的片头都会出现的,安俊浩一人转过头凝视着镜头的画面,代表了《D.P》贯穿全剧的观点:是对默许暴力滋生的制度本身的觉醒、质疑和反思。

    ----------------------------------------------------------

    ----------------------------------------------------------

    上一篇剧评主要分析了《D.P》的主题——暴力。

    这篇着重在人物分析上,特别是让人不能完全理解的角色:安俊浩、曹石峰、林智夑。

    还有,在这部男性题材中扮演重要却容易被忽略的女性角色:俊浩妈妈、申雨皙妹妹,以及文英玉。

    其中有两组人物形成了对照组:安俊浩-曹石峰;俊浩妈妈-文英玉。

    安俊浩是剧中戏份最多、刻画最完整的人物,观众的目光一直跟随着他从入伍到加入DP组,通常这样的叙事会让观众对安俊浩更能产生共情。

    不过我仍看到部分评论指出,安俊浩一直表现得很木讷、“圣母”,甚至指向了演员演技有欠缺。

    我完全不认同!安俊浩的心理、情绪转变非常地细致入微、循序渐进。细腻的表演正是演员丁海寅的特色。

    安俊浩第一次爆发,就在第一集结尾处。初入DP组的第一个任务就失败了,逃兵自杀,安俊浩呆愣在远处,逃兵妈妈跑过去的时候,撞了安俊浩的肩。

    这一撞似乎把他从一片混乱的思绪中撞了出来,他的目光聚焦在遗属身上,尤其是妹妹,她没有像妈妈那样大声哭嚎,接近于无声的痛苦更唤起安俊浩的愧疚。

    背景中蓝色、黄色各占画面一半,安俊浩就站在蓝、黄的分界线中央,就像是他一半混乱一半清醒的心理状态。

    等他知道是自己给的打火机造成了逃兵自杀,而前辈无动于衷时,安俊浩爆发了。

    旋转的镜头,制造一种恍惚的感觉,因为安俊浩虽然在暴揍前辈,但他真正想要暴揍的是他自己。

    一闪而过的笑意,是潜意识中安俊浩对自己的嘲讽。这令他更加愤怒、更加愧疚,一时间失去了理智而转化为暴力。

    练拳击的安俊浩与练柔道的曹石峰互为对照组。

    首先他们都有极高武力值保护自己,却习惯于忍耐。

    还记得曹石峰出逃的契机吗?一个老兵欺辱石峰,他爆发把老兵揍成猪头,就跟第一集这段一样。

    当安俊浩实行暴力的时候,被旁边的朴范求拉开了,愤怒被迫中止;当曹石峰实行暴力的时候,没人阻止,愤怒持续燃烧,才毅然决定去找黄章秀算账。

    曹石峰和安俊浩一开始的命运相似,都是黄章秀的“眼中钉”,一个撞出了血,一个躲开了,这就暗示了两人命运的走向。

    安俊浩躲开了“钉子”,幸运地加入了DP组,又幸运地遇见了韩浩烈,一个人情味十足的哥。

    曹石峰留在那原处,受尽了折磨,最终流光了血。

    当他“受命”欺负新兵时,安俊浩不配合,又惹怒了黄章秀,韩浩烈一把救走了安俊浩,曹石峰再次感觉自己被留在原地,无人救援。

    安俊浩多么幸运,曹石峰就变得多么悲惨。

    第一季的故事中,第一个逃兵和最后一个逃兵都自杀身亡,安俊浩的任务失败得很彻底。

    但作为主角,他必须在这些失败中成长。

    年轻的安俊浩的人生已经有很多失败的事,尤其是跟妈妈的关系。

    他觉得逃兵女友文英玉的处境像他妈妈,被打了还向着男友,帮他四处筹钱。他对文英玉说的话,实际是心里想对妈妈说的话:“为什么老是把自己变得可怜?”

    安俊浩入伍时不接妈妈电话,也不回妈妈的信件,休假时也不回家,可以看出他虽然清楚妈妈是暴力的受害者,可心里不能理解,甚至会责备她的软弱。

    总有人会责备家暴受害者,为什么不离婚?为什么不坚强起来反击?

    就好像对一个遭遇车祸断了腿躺在病床上的病人说:你为什么不站起来?

    其实是很荒唐的责备。

    安俊浩的“别扭、回避”表面上是“恨铁不成钢”,觉得妈妈为什么要这样软弱地忍受暴力。

    而从他之前的梦中可以得知,潜意识中他并不是责怪妈妈的软弱,而是责怪自己软弱地逃离了家庭,没有做点什么去帮助妈妈,来自内心深层的愧疚感让他无法面对妈妈的关心。

    他帮助了文英玉,却被骗了钱,不过安俊浩面对文英玉的“逃离”,并没有太怨她,反而让他进一步觉醒,不再沉默地旁观,因此回家的时候他问了妈妈:“你为什么不逃?”

    妈妈的回答令人失望,就像在军队中默默忍受着暴力的、沉默的大多数一样,适应规则而不会质疑规则。

    爸爸在黑漆漆的病房看拳击比赛,与安俊浩练拳击保护自己不同,爸爸看拳击是爱暴力,代表他永远不会改变,就像腐朽的军营一样。

    安俊浩对妈妈、乃至对自身的愧疚感的开始正视心理转变,由旁观转为介入的过程,是借助文英玉这个角色完成的。

    反观,文英玉又是剧中唯一一个成功逃离的人,其他逃离的人要么抓到了,要么抓了又给放了。

    当然,文英玉不是“逃兵”,但骗了钱,共同点都是不得已从最糟的处境中逃离的人,可以看作是俊浩妈妈的对照组,只不过文英玉是拥有独立自主意识的女性形象。

    唯一逃离成功的人,和提出质疑的人,都是剧中的女性角色。女人们看似是军营故事的“局外人”,对于主角的成长却始终起到了重要的转折作用。

    第一集出现的逃兵申雨皙妹妹,在最后一集又出现了,也是第一个问安俊浩:“你为什么只是旁观?”。

    局外人看得更清楚,任外人看都是扭曲的、极端的暴力犯罪行为,为什么身在其中的那些人却觉得是正常的,默许甚至助长了暴力的滋生?

    正如编剧所说:“也许安俊浩正在一个被称作军队的组织所创造的垃圾堆里游荡。”

    和安俊浩一起的人,如果说他们太过微不足道,根本改变不了什么。那么剧中的林智夑大尉显然是一个处于更高位,理论上有能力、有机会改变点什么的人物。

    林智夑是主角中戏份最少的,却是很微妙、值得琢磨的人,他一直在维护自己的权力空间,上面受压,他也要给底下的人脸色看,似乎是一种军队阶级固化的象征。

    处理崔隽木逃兵事件时,面对家属的质疑,他明显底气不足,说了一番连自己都说服不了的话之后,最后还是朴范求救场。林大尉有些无奈的半张着嘴。

    下一个镜头就切到这条鱼上,都被开膛破腹切成生鱼片了,鱼嘴还在动呢,这就是林大尉的真实处境!

    虽然点缀着花,看起来有模有样的,或许还是身价昂贵的料理,但不也只是任人宰割、被吃掉的命运吗?你都是个生鱼片了还想说什么话吗?

    韩剧中关于饮食的隐喻是非常丰富的,参照黄政民的《Hush》。

    即使林大尉一来就帮了安俊浩,最后又帮了朴范求,可是他还是被上层压制着,所以最后什么也改变不了。

    透过丰富的镜头语言,演员的细腻演出,令这些微妙又立体的人物成为了《DP》最值得二刷的原因!

    最后一点关于片头,成长记录片一样,广泛地代表了出生在韩国的普通男孩,从懵懵懂懂地出生、成长到服兵役,每个男孩都必须经历这个过程,不过只有安俊浩最后看向了镜头,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也是上篇分析中最强调的,对于产生暴力之制度的凝视。

     5 ) 影评

    男主在一个父亲长期家暴母亲的家庭长大,他对于父亲的态度是仇恨的,对于母亲,他的态度却是冷淡的,他埋怨母亲不逃离这个家庭,更深层的原因是对于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个家庭的愧疚,作为旁观者,长期看到母亲被家暴,却无动于衷没加反抗的懦弱心理的逃避。男主始终是有一股反抗的劲被压抑,所以从第一集面对老板的谩骂便偷了老板的车卖了,那是他的一次释放。到进入军队,面对前辈的霸凌,他差点跟前辈起冲突,进入dp组让他避免了继续被霸凌,如果他没有进入dp组,我想他面对前辈的霸凌早晚也会爆发反抗。进入dp组以后,男主努力的机械着执行任务,搭档老大哥的圆滑善良也在帮助男主成长,面对逃兵,他们作为军队制度的执行者,作为暴力机器的一双手去把反抗这个体制的人抓回来,在这过程中,面对逃兵的苦衷,老大哥选择放了逃兵,男主耳濡目染也认同了搭档的决定,这一刻,他们是在对体制做了一次小小的反抗。最后两集曹石峰的逃离和被追捕后的自杀把剧情推到了顶点,前辈的长期霸凌最终还是击垮了这个善良的老实人,他决定同归于尽的复仇,而这过程中,作为长期被欺负的他,作为弱者却被追捕,更加刺激了他的反抗。他的反抗非常有力的刺激观众,因为很容易被代入弱者的角色,在被欺压的时候,这个体制不保护弱者,在反抗的时候,这个体制却要惩罚弱者。最后,暴力的反抗面对巨大的体制是无力的,只能选择自我了结,而自我了结也不会让这个体制有改变,军队的霸凌依旧,最后男主逆向军队的背影,也许这一切只改变了男主,对这不公的愤怒也只能留在屏幕外继续堆积。

     6 ) 蒙提霍尔悖论还挺有意思

    看了D.P之后对蒙提霍尔这个经济学原理还挺感兴趣的,原来改变选择 胜率比较大~感觉现实里最直观的应用就看RM定惩罚人选的时候,李光洙或者刘在石问要不要换,直观感受确实是不要换比较好,但原来换了受惩罚的概率比较低🙊

    感觉会对我的人生有一定影响,毕竟我就是个不爱更换选择、喜欢死磕的人,既然现在知道了,换了会比较好,说不定未来会有所改变~

     短评

    “要是他没来当兵,是不是就不会变成逃兵了呢?”“讲这有什么意义呢?”感谢Netflix,令在韩国最为禁忌的话题终制作成影视作品。没有任何避讳,直击痛点。

    3分钟前
    • 终结者
    • 力荐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韩国男艺人,转型影视演技也在线

    4分钟前
    • 云格
    • 力荐

    第一集丧剧 第二集喜剧 第三集爽剧 第四集温情剧 第五集惨剧 第六集虐剧 (批判霸凌者和旁观者反思很到位 逗比队长很有趣 演石峰的那位演员演技炸裂太心疼那个角色了😭

    7分钟前
    • 推荐

    只想感叹一句:韩国军队真特么黑暗!丁海寅真特么帅啊!

    9分钟前
    • 🦊👀
    • 力荐

    本来以为是轻松向类似于青年警察的剧情,却没想到这么的压抑。善良的人最终还是没有迎来光明,作恶的人嘴上说我错了骨子里却已经烂透了,讽刺又现实。是一部非常有深意和内涵的片子,很值得看。顺带一提,丁海寅演技进步很大,打破了以往角色固化形象,尤其是眼神戏,非常加分。

    10分钟前
    • 江谷光阔重湖水
    • 力荐

    根据漫画原著改编,作者本人曾在宪兵DP单位服役,所以故事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另外,曹石峰几乎可以看作是作者的化身,用戏剧和艺术完成了反抗和复仇。为什么会将2014年作为时间背景,因为那一年虐兵导致的伤亡达到顶峰,陆军参谋长引咎辞职,全社会的施压和关注促使军队改革。陆军第103师师部驻地是在江原道,但该师是虚构的,剧中只有首尔防卫司宪兵部队是真实存在的。虽然是军旅题材,但叙事和视听都相当都市化。全民兵役制实属无奈,数量两倍于自己的北方军队,以及距离边境线不到50公里的首都圈,即使天上有F-15K,海上有世宗大王,韩国军队也不得不全民皆兵。东亚辈分文化简直太恶臭,现代化近一个世纪都没有甩掉的烂癖。

    13分钟前
    • 圣迭戈-北岛
    • 推荐

    “你为什么不逃?”下一句其实可以追问“你为什么要回来?”聚焦于宪兵这个在军事体系中尴尬又典型的兵种,撕开东亚封建环境下全民兵役制的残酷一角。内部警犬的监察身份有恃无恐,更顺应着本就毫无阻力层层下渗的权力倾轧,人物设定矛盾复杂了起来,逃兵之出逃在对抗霸权铁网,主角实则成了听话的伥鬼,而讨喜的部分只是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艰难地维护着人性尊严。那安选择做dp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是自保,是救赎,还是在最后发现一切的无意义?反将一军的欺诈女人,又真的能逃出命运吗?与其老生常谈地敲打体制之恶与冷眼之漠,更要多问一句,人性在制度的异化下已不自觉有恶,而曾经的自由灯塔是否只是昙花。看懂了石峰真正想做的事。具乔焕太绝。

    15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力荐

    奈飞出品的韩国六集网剧,品质不错。在习惯了一片歌功颂德的氛围中,突然看到这么个社会问题剧,感触颇多。作品揭露军中“欺凌恶习”的危害,并批判、反思旁观者对恶的容忍之现状,引入深思。对施恶者的动机和背景、纵容者的心理及利益欠深入开掘是其不足。一主角贯穿,各集故事完整,最后达到感人的高潮,短小精悍,可分次观赏,也可一次看完。给网剧如何适应观看环境,做出了探索。

    20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网飞得爱死韩国了吧,这么多阴暗题材随便拍

    23分钟前
    • mozzia_n
    • 力荐

    “起初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28分钟前
    • kl
    • 力荐

    从第一个情节送外卖开始,这就不仅仅是一个霸凌的部队,而是一个霸凌的社会。顾客对服务者,上级对下属,执法者对执法对象,父亲对儿子,被爱的人对付出爱的人,很多人都咬着牙齿强忍或挥着拳头发泄着无处安放的戾气,似乎只有这样才可以长久地维持自己想要的秩序。一个社会的内核如果变得只是为了固化秩序,迟早暴力和排挤会成为这个社会的合法手段,与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也会渐行渐远。所以“那你为什么只是旁观” 这句话并不仅仅是对着某个人关于某个事件的发问,更是对着整个社会的质问。如果你自认为善良,如果你又明知他人善良,何以一个善良的人反而要受苦受难?

    29分钟前
    • 丑嘴唇
    • 力荐

    就,有点震撼,网飞在韩国连这个题材也可以拍,就真的很羡慕了。。丁海寅片头回头那个眼神太有感觉了!会有第二季的吧,期待!

    33分钟前
    • 毛利
    • 力荐

    民放台的话这个题材根本不会出现,网飞这种流媒体好的一点就是题材可以随便拍,不用担心脏话、暴力、血腥等元素的出现而被哔掉。非常直面地拍摄了韩国军队中被诟病已久的霸凌问题,看的心情格外沉痛。丁海寅长得是帅,但是演技真的不怎么样。扮演的角色沉闷不变通的性格不是脸上没有表情就行了,在各种压力情景下细微的表情变化完全没有体现。尤其在具乔焕的对比之下,演技缺陷真的很明显,演技还需要多加磨炼。

    36分钟前
    • 抱抱
    • 推荐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东亚辈分文化简直太恶臭,现代化近一个世纪都没有甩掉的烂癖。敌人挖的隧道里没有敌人,只有相互绞杀的战友。就像刻有1953的军用水壶不会变,历史的阴影,与利用历史阴影的国家机器永远存在,权势者一任又一任,普通人永恒被困。社会系统的压迫和欺凌是层层嵌套环环相扣的,老兵欺辱新兵,上级践踏下级,男人殴打女人。这一死结不断加深,自我吞噬又不断新生。于是索多玛没有义人,所有美好的东西最终都被庞大的机器碾压,峰石笔下那些灿烂的漫画最终沦为走火入魔前最后的挣扎。但依然有质疑,要反抗,像结尾的出逃,即使微弱也依然指向理想主义的彼岸。挺有意思的一点:全剧唯一一个成功“出逃”的人是欺骗了男性的女性。

    41分钟前
    • 我骑善逸
    • 力荐

    丁海寅在半之半之后成功打脸说他只会演一种类型的评论

    44分钟前
    • Kroess
    • 力荐

    敌人挖的隧道里没有敌人,只有相互绞杀的战友。就像刻有1953的军用水壶不会变,历史的阴影,与利用历史阴影的国家机器永远存在,权势者一任又一任,普通人永恒被困。社会系统的压迫和欺凌是层层嵌套环环相扣的,老兵欺辱新兵,上级践踏下级,男人殴打女人。这一死结不断加深,自我吞噬又不断新生。于是索多玛没有义人,所有美好的东西最终都被庞大的机器碾压,峰石笔下那些灿烂的漫画最终沦为走火入魔前最后的挣扎。但依然有质疑,要反抗,像结尾的出逃,即使微弱也依然指向理想主义的彼岸。挺有意思的一点:全剧唯一一个成功“出逃”的人是欺骗了男性的女性。另:从题材尺度深度来看,绝对是流媒体冲击传统电视业的正面例子,但也是少数突出

    47分钟前
    • 無機酸
    • 力荐

    人类有两种恶,一种刻在基因里,一种写在制度中。每一个好人的死去,除了凶手,那些善良的、冷漠的旁观者也负有一份责任。为什么总是好人受害,恶人逍遥?因为权力与制度不站在好人这一边;因为即使善良的人想要出头还反受迫害;因为制度从不在乎公平正义,只在乎秩序。坏的制度中即使存在好人,也难以使它变好,反会使好人变恶;好的制度中即使存在坏人,也不会让好人蒙冤,反会使恶人向善。看着曹石峰的复仇之路,紧张又刺激,急切地想看他一枪把恶霸崩了,可编剧却给了一个更让人难受的结局,让人的愤怒郁结胸中,难以散去,最后的枪声算是给观众的一份安慰。

    49分钟前
    • 若云
    • 力荐

    这个题材真的绝无仅有~黑暗永远都在,就在我们看得见的地方

    54分钟前
    • 听见你的声音
    • 力荐

    前四集拍的很轻盈,被导演骗了过去放松了警惕,因为本身是太过厚重沉重的题材,骗过观众原本的设想就很棒。每个想做短剧的编剧都应该看看前四集主支分配这种游刃有余的感觉。而后两集就是被导编再骗了一次,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一层一层渗透,实际也是“不要说教了,明明都是旁观者”。韩剧没有敏感题材,知道然后羡慕这一点,就够了。改变?改变什么?呵。最后照例夸一下整部剧的所有演员,具教授和孙锡久是什么人间大宝贝呀!Primary厂牌制作的全剧OST加分到爆炸!光是OST就是世界级水准的!啊!等不及下个月的网飞专供了!!!

    56分钟前
    • 不姨妈的大白色
    • 力荐

    最悲伤的是,你以为结局会有希望,会有反转,可惜最后没有任何改变

    58分钟前
    • 戈德里克山霸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