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邵氏电影 铁扇公主

    铁扇公主

    评分:
    0.0很差

    分类:邵氏电影中国香港1966

    主演:郑佩佩,何莉莉,岳华,丁红,井淼 

    导演:何梦华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贼王之王

    • HD高清

      蔡李佛小子

    • HD中字

      荡寇志

    • HD

      缘份

    • HD

      貂蝉

    • HD

      没有老公的日子

    • HD

      审死官粤语版

    • HD

      吃人井

     剧照

    铁扇公主 剧照 NO.1铁扇公主 剧照 NO.2铁扇公主 剧照 NO.3铁扇公主 剧照 NO.4铁扇公主 剧照 NO.5铁扇公主 剧照 NO.6铁扇公主 剧照 NO.16铁扇公主 剧照 NO.17铁扇公主 剧照 NO.18铁扇公主 剧照 NO.19铁扇公主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话说这一日,唐朝和尚唐僧(何藩 饰)带着沿途手下的徒弟孙悟空(周龙章 饰)、猪八戒(彭鹏 饰)、沙和尚(田琛 饰)跋山涉水,历经艰苦,辗转来到了烈火炎炎的火焰山。因当年悟空大闹天空踹翻了炼丹炉,导致天火降落人间,非铁扇公主(丁红 饰)的宝扇不能灭除。悟空因之前降伏红孩儿,致令结拜大哥牛魔王(井淼 饰)及其夫人铁扇公主对其恨之入骨,坚决不肯借扇子,由此上演了三盗芭蕉扇的好戏。   经过一波三折,师徒四人好不容易闯过火焰山,结果又遭遇白骨精姐妹(郑佩佩 & 何莉莉 饰)两姐妹的阻截。为吃到唐僧肉,白骨精变化多端,诡计频出……

     长篇影评

     1 ) 好看

    唐僧,孙悟空, 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往西天取经。行经火焰山, 火势冲天行不得。铁扇公主不肯借扇予悟空以拨熄火焰,悟空变成牛魔王企图骗取扇子。后来师徒四人又遇上白骨精姊妹,悟空大战白骨精,变身戏法,使出浑身解数,四人才得以脱险。

    铁扇公主凤凰山玉环娘娘之女,年方二八,生得如花似王,唇红齿白。华光因失了金砖,骗走玉环娘娘的金塔。铁扇公主前去追讨,将华光一铁扇扇走。华光被扇到风毒山,遇见一个仙翁,告知华光与铁扇公主有世因缘,并给予镇风丹。铁扇公主的宝扇失效,被华光所擒,说出宿世因缘之事,公主依从,相依成亲。成亲后二人朝朝饮酒,夜夜吹歌。后帮助华光三次下酆都,救出母亲吉芝陀圣母。[2]

     2 ) 先有白雪公主然后有铁扇公主

    童话里这两位公主的先来后到留待有心人考证,但电影屏幕上,这两位就好比姐妹一样了,前者自不必说,后者诞生在1941年的中国,就显得很难得可贵了 几乎是中国最早的动画,所以它的成熟度超乎我的想象,但弱点也不可避免,孙悟空的形象似乎受到迪士尼动画的影响,显得可爱又可笑,再有那个年代的人国语说得南腔北调,加上音效不好,听不清的地方有很多,但瑕不掩瑜,悟空在火焰山被烧了屁股的狼狈相在以后的影视作品里都很难看到,可见万氏兄弟的想象力和幽默感,猪八戒一直就很能抢戏,沙僧竟然口吃,这一群人神妖纠结在一起该有多么欢乐啊 一切伟大都只关乎细节,唐僧师徒四人之间的关系被很细腻的表现出来,每个人物包括铁扇公主的侍女在内,动作流畅自然,形象丰满,富有美感,语言诙谐幽默,很具娱乐观赏性,这大概还是脱不了迪士尼的套路,不过也算好的方面,我注意到唐僧讲话的口型也基本上是吻合的 前人的优点不知今天做动画的精英们怎么看,想象力,幽默感,对细节的把握,我只想说,做动画需要天分

     3 ) 唱片版插曲唱的要比电影中的认真些

     4 ) 补点资料

    30年代末,Hollywood开始依靠雄厚的实力制作长片动画电影,并于1938年推出了投资百万元的动画片《Snow White》,其长度和普通真人电影相当。影片推出后,风靡全球。由此,中国一些电影厂的资本家也萌生了製作长片动画的念头。当时的新华联合影业公司专门成立了卡通部,聘请中国动画的先驱者之一万古蟾为主管,决定拍摄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并于1941年9月最终摄制完成。

    《铁扇公主》由万籁鸣、万古蟾联合导演,片长达1小时20分钟。他们除借鉴了美国动画片中使用rotoscoping的技术外,大胆吸取了中国古典绘画和古典文化艺术的营养,使中国山水画的风格被成功地搬上银幕。万氏兄弟在电影放映中还尝试用红色玻璃纸挡住镜头,使片中的火焰山放出红光,在黑白动画片中创造了彩色动画的效果。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万氏兄弟动员了100多名工作人员参加制作,费时一年半时间才制作完成。在影片进入制作的关键时期后,出现资金的短缺,几乎使制作工作夭折。后得上海财团上元银公司的资助,才得以最终完成。影片于1941年底在上海上映,获得空前好评,其后又在香港和东南亚及日本上映,反响热烈。日本动画片《鉄腕アトム》的导演、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手冢治虫,就是在看了这部动画后放弃学医,决定从事动画创作的。《铁扇公主》不但是第一部中国动画长片,也是亚洲当时的第一部动画长片。在世界电影史上,它则是名列美国的《Snow White》、《Gulliver's Travels 》和《Pinocchio》之后的第四部动画长片。事实上,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是阿根廷的《El Apostol 》(1917) ,之后还有德国的《The Adventures of Prince Achmed 》(1926) ,《Snow White》迟至1937年才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影片诞生于抗日战争期间,万氏兄弟也有意借助孙悟空的斗争精神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影片中原有一句字幕:“人民大众起来争取最后胜利”,后在放映时被敌伪的电检机关强行剪去了。手冢治虫在看过本片后即指出:“一看就能清楚地知道这是一部体现了反抗精神的作品,粗暴地蹂躏中国的日本军遭到了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的痛击,这部影片的意图是一清二楚的。”日本的小松泽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当时《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号召人民大众起来反对牛魔王,实际上是讽刺日军对中国的侵略。”

     

    《铁扇公主》大获成功后,新华公司的老板张善琨深感有利可图,打算继续拍摄另一部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但由于此时日军已进入租界,新华公司卡通部被迫撤销,致使这一计划只好撤销,直至解放后才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完成。

     5 ) 牛大嫂,太风骚,众小妖,都俊俏……

        本来是为了考试看得这部电影,以为会和其他影史上所谓的经典作品一样无味呢,没想到看得我兴致盎然,真是出乎我的意外。
        首先在内容上,这部动画电影面对的观众就是成人,后来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之流真是难以望其项背,只能说历史光荣地倒退了。
        这部电影在开头的字幕里就表明自己的观点,认为西游记是一部童话,而不是什么神怪小说,而这部电影与其说是给孩子看的,不如说是给大人看的。
        最让我惊艳的是我居然在片中看到了婚外恋,而这个婚外恋中的小三儿是我见过的最理直气壮的小三儿,居然当着牛魔王的面叫人家的原配夫人“那个不要脸的女人!”完全没有小三儿的受气样,而且她的表情和神态画得简直是绝了,真让人佩服二万的功力。
        另外,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主角不是孙悟空,而是猪八戒,他变身牛魔王骗取芭蕉扇那段很显然是电影中的高潮部分,中间他和铁扇公主的调情和两次唱歌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铁扇公主显然春闺寂寞,好不容易逮到大王,又是好酒好肉,又是轻歌曼舞,给老猪伺候得险些现了原形。
        铁扇公主的歌词简直绝了:
        大王啊,你把旧人丢
        你爱新人媚,为你淌了多少相思泪
        等一会儿灯儿吹,帐儿垂
        你独自儿睡
        也尝尝这凄凉味
        恕我不奉陪
        就是同床
        我们各人盖着各人的被

        这个词真牛啊,铁扇公主再不是那个印象中的女强人,母夜叉,变成了一个充满柔情蜜意的小怨妇,我猜如果真的牛魔王看到这一幕,估计也已经四肢酥软,帐中温存了,难得老猪还记得要芭蕉扇,值得表扬。
        老猪骗到芭蕉扇之后的歌词更让我欢喜,忍不住做了标题:
        牛大嫂,太风骚
        众小妖,都俊俏
        老猪真有点受不了
        ……
        
        在动画片里出现这样的字眼,也可以说是比较少见了吧,其实这体现出了意识形态的差异,在建国以后,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广电总局的剪刀政策,让中国影视动画只能在一条非常狭窄的路上行走,稍微有伤风化,有碍国体的镜头和言论一律给你咔嚓,而此片拍摄于1941年,尚未建国,其余的我就不用说了。而我也正式冲着这两首略显YD的歌给这个动画电影打了五星,而并不是冲着什么中国第一部动画唱片。
        可以想见,这部如今在中国动画史上被奉为开山之作的经典如果原封不动地到GDZJ送审,肯定会被剪得遍体鳞伤。
        当然,我并非对于这类风骚俊俏之类的辞藻如此感兴趣,而是这样的镜头在中国电影百年来的发展历史上太难得了,所以我才这么不开眼, 这么没见过世面。
        
        再来说说结尾,这部动画电影显然是蕴含了抗战的元素,而且编导显然认为抗战的胜利是需要人民的力量的,从唐僧指导员般的战争动员,到影片结尾孙悟空在群众的帮助下把老牛困在了树上,都体现了编导的苦心。
        
        下面说说形式吧。
        之前看美国迪斯尼动画电影,狮子王等等,觉得人家人物说台词嘴形如此严丝合缝地吻合真是让人佩服,现在我才知道,原来中国早在一九四一年就开始对嘴了,唐僧讲道理那段尤其明显,不说严丝合缝吧,对的还真不赖,不得不佩服动画的制作者。转过头来看看中国今年来的卡通,每个角色都像涸泽之鱼,嘴就是简单的上下开合,真是给先人丢脸啊。
        我觉得这部影片是借鉴了一些美国卡通的夸张手法的,不如打扁了之后用吹起的方法吹起来,老猪闭眼睛的时候眼睑上光亮的眼影儿,还有打斗过程中的一些处理,都有美国卡通的痕迹,但不能不说,这部电影还是有着很强的中国味儿的。
      
        不多说了,好片,好片,绝对的好片。
        中国的动画啊,算了,我不说了。

     6 ) 中国动画早期最高光也最合理的产物

    我认为评价这部电影的优与劣首先要站在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否则毫无意义。在那个国民接触电影不久,“中国动画”形态未见雏形的年代,远去好莱坞学习动画的万氏兄弟,习得的是动画表演的趣味性与动画相较于实拍片强大的表现力,而这种展现“超现实”的特性自然而然的会与中国传统的神怪题材文本率先结合,我想这便是题材的由来。但是这种结合不可能一开始就达到《大闹天宫》的高度,“动画”毕竟是舶来品,于是神怪戏份的表演又不约而同的带上来“美式动画”的影子,于是在这种略带割裂感的转描表演和美式表演中,伴随着完整的视听语言,将这个传统与革命背景相结合的中国故事娓娓道来,这便是《铁扇公主》这部片子,他是中国动画早期最高光也是最合理的产物。 看过片子后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健全”。作为第一部中国动画长片,片子的造型与表演,内容与情节都呈现出很高的完成度,并承载与健全的视听语言之上。镜头的推拉摇移,蒙太奇与场面调度的配合,让故事的推进有序,合理且有电影感。 造型与表演 造型上被最多诟病的要数迪士尼造型与转描写实造型的违和感,以及忽大忽小的人物比例,但是在滑稽绝色造型与动画表演被迪士尼垄断的当时,很难在一开始的自我探索中就完成一套成熟的表演与造型体系,借鉴是在所难免,于是片中出现了拟人化的烈火,极其美式的孙悟空造型以及充斥在影片各处的滑稽表演,也有中式的歌舞,类似京剧的人物走位和动作,两种风格交相辉映,魔幻又和谐。其中八戒的塑造很有意味,他既有美式滑稽表演的众多戏份,有兼具中式的整体造型,人物动态也采用了很多转描来刻画,是两种风格的中间态。 内容与情节 整体结构是经典三段式,起势的背景故事交代,中间三位弟子依次上阵,猪八戒片段的刻画尤为出彩,人物性格刻画细腻,悬念安排巧妙,两级反转,视听语言运用十分得当,可以说是内容已经潜移默化的将形式隐藏其中。也是我认为影片的高光时刻。最后一段结合时代背景,也阐述了影片主旨。 中国风与中国化的探索 尽管在造型与表演上都能看出外来内容的影子,但是万氏兄弟的创作中也不乏众多动画本土化的尝试,刨去本身的中国题材,铁扇公主,牛魔王等人的表演与人物调度方式很有京剧舞台韵味,八戒醉酒与归来部分更是融入了中式唱腔来推进故事。除此之外整个影片的配音都尽量采取中式乐器,形成较为成熟的配乐风格。 在1941那个年代,这个最早的一批动画创作者完成了中国动画长片从无到有的里程碑式作品,无论题材还是形式,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合理产物,而老一辈动画人创作时的执着与创新精神,应当由后来的创作者传承。

     7 ) 《铁扇公主》演职员表(根据视频片头整理)

    新华制片厂

    中国第一部长篇有声立体卡通

    中国联合影业公司出品

    监制:张善琨

    编剧:王乾白

    顾问:陈翼青

    录音:刘恩泽(采用中华通录音机)

    音乐指挥:黄贻钧

    音乐顾问:章正凡

    作曲:陆仲任

    效果:陈中

    剪辑:王金义

    洗印:许荷香、林祥富、陈鑫甫

    设计:陈启发、费伯夷

    摄影:刘广兴、陈正发、周家让、石凤岐、孙绯霞

    背景:曹旭、陈方千、唐涛、范曼云

    绘稿:俞翼如、李毅、刘文颉、吴光、殷复生、陈锦涛、谢敏燕、刘嗔非、赵运时、朱湧、刘轶蒙、沈叩鸣、胡斯孝、郭瑞生、吴炎、金方斌、曹忠、张大年

    绘线:陈民、吴民发、孙修平、俞文鏊、吴悦庭、黄振文、陆仲柏、戴冕、叶凌云、章亮钦、孙松、郭恒义、袁永庆、沈瑞鹤、陈锦范、张菊堂、方品英、俞祖鹏、盛亮贤、沈忠侠、唐聿德、陆光仪、张谈、朱顺麟、丁宝光、石发康、赵盛哉、钦其贤、杨锦新、冯伯言

    着色:袁慧敏、翁焕伯、戈永良、王增庭、王从周、全汉、林可珍、李世芬、宓龙年、袁玉瑶、袁子傅、许蕙芬、邹桂英、许蕙兰、陈慧英、蔡永发、戴克淑、戴克惠、罗综

    主绘:万籁鸣、万古蟾

     短评

    第一次看黑白动画。由于是国内首部,按崇古褒先惯例似乎得五星,但我踌躇后却给不得这么高。即便是41年,比较同时代的花和树、唐老鸭,委实差距过巨,且都是人力可以弥补的差距。人物形象粗陋,不美观,唐僧面部简单到敷衍,笔法熟练些完全可以大为改进的;配音是典型的民国电影腔,毫无感情背书一般。

    6分钟前
    • 小重山
    • 还行

    中国第一部长篇有声立体卡通,制作水准就如此之高。尽管是黑白片,但动画动态效果完全可媲美同期迪士尼,各种奇思妙想也层出不穷,多次人物变身充分利用动画本身的独特性,极具趣味。辟水金晶兽还能当成气球样,抽气卷起来,吹气再还原,真是怎么想出的点子。27年的盘丝洞,41的铁扇公主,师徒四人的人设与今日都差不多,西游大IP可以继续吃上几百年。

    10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力荐

    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手冢治虫看完此片倍受震撼,回家搞出了阿童木,由此一个动漫帝国崛起,同时,中国的动画却逐渐灭亡。

    12分钟前
    • 37°2
    • 推荐

    颇有些神来之笔的小调度,不过这个故事也能引到人民战争上面去,也是够有趣的……时代使然。配音是喜剧大手啊:韩兰根+殷秀岑。

    1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据说手冢治虫就是被这部动画片感染的。

    21分钟前
    • 没头脑又不高兴
    • 力荐

    华丽丽的万氏兄弟!!!1943年,一个14岁的日本少年在电影院观看了来自中国的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决心长大投身动漫动事业。他就是手冢治虫。

    25分钟前
    • 🌞娘卷卷🌙
    • 推荐

    很荣幸,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是南京人做出来的。万家兄弟虽然用的是化名,但这并不影响这部电影对手塚治虫的启蒙,至今为中国人顶礼膜拜的日本动画大师最初竟然是因为这部中国动画才迈入此行,是不是很讽刺?可惜,文革期间,万氏兄弟被下放,动画文稿被毁。堪称中国动画顶尖之作的《大闹天宫》也出自万

    27分钟前
    • 少年 遊
    • 力荐

    孙悟空以曲直自如伸缩灵活的如意棒调戏制服侍女、八戒给沙僧做人工呼吸、铁扇公主交织着哀怨与欣喜的歌舞。。。数十年前的动画片,却充斥着一片浓浓的cult味。虽说是经典改编,求扇、夺扇、骗扇、反骗扇、抢扇,情节一波数折,独有匠心的细节层出不穷,精彩纷呈出比原著更高的趣味性。

    30分钟前
    • 无趣
    • 力荐

    很有趣,画风和造型,兼具古风、古意、古趣,稳健自信却不失童心,除了孙悟空画得丑了点,像个跳来跳去的蟑螂,其他的都很棒,居然还有半裸美女春睡,猪八戒调戏铁扇公主,劲。

    3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太神作了,膜拜啊,中国人不是没有创作力的

    32分钟前
    • 红皇后
    • 力荐

    中国动画事业创始人万籁鸣曾经总结过:动画片一在中国出现,从题材上就与西方分道扬镳了。在苦难的中国,为了让同胞迅速觉醒起来,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开玩笑,因而形成了中国美术片与外国动画迥然不同的特色,我们为了明确的教化作用而强调鲜明的创意,在某种程度上忽略应有的含蓄、幽默与娱乐性。这是优势,但客观上对我们后来的发展形成一定局限。本片却很好的利用中国戏曲手法寓庄于谐,加之耳熟能详的故事,使影片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34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力荐

    万氏兄弟是手冢治虫的偶像。

    3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可惜没有孙悟空携手铁扇公主勇斗小三的段落。就像开篇所述,这就是一个童话,整个故事也保持着放轻松的态度,包括把很大一部分戏份放在猪八戒身上,也是因为更好笑些,尽管总是映着迪斯尼的影子,但创新也是显见的。

    4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包卫红将其定义为agitation cinema,提出以下分析:1)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她观察到观众与孙悟空两者窥淫视角的重合)在“火”的暴力前失效,展现了梅洛-庞蒂对笛卡尔的客体化凝视的批评之思想,即世界在我周围,而不是在我眼前/前面;2)火的力量也更在于它时刻挑战任何试图辨认、定位它的尝试,成为电影作为一种可塑媒介的反映,这也是动画力量所在;3)孙悟空造型模仿米老鼠,狐妖拟Betty Pop,折射此片生产机制;4)孙悟空或猪八戒没有取得芭蕉扇,获得胜利,而是让大众(the masses)登场,成为战胜牛魔王的主角。个人主义的胜利让位于集体行动(action)的狂喜;5)牛魔王似飞机,坐骑像坦克,火焰即是兵燹;6)“火”连接知觉与行动,展示了人物与背景的动态互动;7)变形质疑统一国族性格,继承火烧片传统和左翼美学。上海非孤岛。

    45分钟前
    • Derridager
    • 推荐

    7/10。平行蒙太奇准确完成了团结抗日的意图,开端镜头平行在獠牙尖锐的火焰山鬼怪和火烧屁股的悟空之间快速切换,紧张、自然地引出矛盾,铁扇公主从口中拿出芭蕉扇,扇向悟空,乱飞的悟空、拉长的大树、晃动的室内大风吹掉女子的床单,用不同事物变化展现芭蕉扇威力巨大,高潮双线平行,牛魔王愤怒地追击师徒四人,眼看要追上,树被村民越拉越大,牛魔王被卡在树中间,悬念的激化与解决表达抗战信念。动作表现灵活,角色造型充分借鉴了迪士尼特色,譬如对狐狸精的长睫毛、眼影处理,突出妖媚,悟空变成的昆虫造型上,硕大椭圆的眼睛带有高光、四肢穿戴白色手套,类似美国动画中拟人化的动物,身体变形幽默(沙僧被打得栽进土里、被牛魔王踩扁后复原,八戒把耳朵摘下扇热、脸撞上门把鼻子缩回去,唐僧讲经时矮子把挡在前面的帽子剪破洞)也没有脱离情节。

    49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借鉴了当时迪斯尼的一些手法。看了此片,当下的动画片工作者应该找地缝钻。另外,原来那时起,唐僧就已经是《大话西游》里的口水多……

    53分钟前
    • 被迫改名
    • 推荐

    原来40年代的“童话”尺度是如此之大。尽管技法上处处是迪士尼早期短篇动画的影子,但避水金睛兽和沙僧化身充气玩具的这种设定的我的确是没想到,整体类型故事的流畅性也是有保障的。另外唐长老最后发动群众的逻辑我也是很服气:既然人家不肯借,咱们组团去抢就好了啊。

    56分钟前
    • 楚翰彻
    • 还行

    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 大学 现在看受迪斯尼影响很大 其中不乏一些荤段子 里面人物神态动作十分真实与传神 甚至有一点像是真人拍摄转描的感觉(当然1941年完全不可能)手冢治虫当年看了此片弃医创造了日本的动漫帝国 可是现在的中国动画又是什么样呢

    1小时前
    • 基尔
    • 力荐

    超越年代,超越技术的bug存在,领先当时动画水平50年。感谢万氏兄弟,感谢民国。

    1小时前
    • 武侠小王子
    • 力荐

    两万张画稿,历时一年半的时间制作,亚洲第一部有声动画长片。叙事流畅,以现在标准来看,线条画质免不了粗糙,但是这种画面想象力,比如那些变形方式,在那个年代无疑是开创性的。更为可贵的是最后号召共同合作抗击火焰山和牛魔王的段落,毫无疑问是呼吁彼时国内放下分歧团结一致抗日,真是“国家良心”。日本“漫画之神”,动画漫画始祖手冢治虫本人承认正是看了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他才弃医从事动漫事业,才有了后来的《阿童木》。现在看来,这动画的历史意义真是了不起。8.6

    1小时前
    • 巴喆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