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纽约的一个雨天

    纽约的一个雨天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美国2019

    主演:提莫西·查拉梅,艾丽·范宁,赛琳娜·戈麦斯,裘德·洛,迭戈·卢纳,列维·施瑞博尔,安娜莱吉·阿什福特,丽贝卡·豪尔,苏琪·沃特豪斯,凯莉·罗尔巴赫,切莉·琼斯,葛瑞芬·纽曼,凯瑟琳·利·斯科特,娜塔莎·罗曼诺娃,维尔·罗杰斯,雅各布·伯格,克里斯·班克斯,艾恩斯利·丹恩,马科·查卡,达里尔·鲁本·霍尔,泰勒·布莱克,唐·斯蒂芬森 

    导演:伍迪·艾伦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奇迹1989粤语

    • 更新HD

      沙井村之恋Ⅱ女孩不哭

    • 更新HD

      末日情人

    • 更新HD

      水浒客栈

    • 更新HD

      挨饿游戏

    • 更新HD

      无可隐藏

    • 更新HD

      福琼·费姆斯特:甜甜咸咸

    • 更新HD

      性别之战

     剧照

    纽约的一个雨天 剧照 NO.1纽约的一个雨天 剧照 NO.2纽约的一个雨天 剧照 NO.3纽约的一个雨天 剧照 NO.4纽约的一个雨天 剧照 NO.5纽约的一个雨天 剧照 NO.6纽约的一个雨天 剧照 NO.16纽约的一个雨天 剧照 NO.17纽约的一个雨天 剧照 NO.18纽约的一个雨天 剧照 NO.19纽约的一个雨天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盖茨比(提莫西·查拉梅 Timothée Chalamet 饰)和艾什莉(艾丽·范宁 Elle Fanning 饰)是一对年轻的情侣,盖茨比浑身散发着文艺气息,对浪漫有着无限的向往和幻想,艾什莉则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在影视界里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某个周末,两人相约前往曼哈顿度假,在那里,艾什莉意外遇见了自己挚爱的导演罗兰(列维·施瑞博尔 Liev Schreiber 饰)和编剧泰德(裘德·洛 Jude Law 饰),更由此得到了和大明星弗朗斯西科(迭戈·鲁纳 Diego Luna 饰)独处的机会。那边厢,盖茨比在充当群众演员的过程中邂逅了名为茜(赛琳娜·戈麦斯 Selena Gomez 饰)的女孩,一个半真半假的法式热吻点燃了盖茨比心里激情的火焰。

     长篇影评

     1 ) 最极致的浪漫就是,Ta懂得你的所有幻想

    伍迪艾伦今年已经83岁了。

    喜欢他的人只要看着他笔下的人物在镜头前碎碎念就能会心微笑:那些关于文学艺术音乐的名词在主人公飞快的语速中不断闪过,主角总是多少才华横溢自命不凡有点古怪有点小聪明还有点猥琐,看他在片中刻薄地讽刺上流社会、讽刺虚荣、讽刺装腔作势顺便还讽刺一把文青(还用的是只有文青才能听得懂的语言!),大家一边偷偷笑得人仰马翻一边沉醉在这个只属于伍迪艾伦的奇妙世界。

    经典有《曼哈顿》、《安妮霍尔》,近年来为人熟知的城市系列有《午夜巴黎》、《午夜巴塞罗那》,当你以为伍迪艾伦年事已高没有新梗,他的电影已经变成一年一度没有太大惊喜的情怀趣味片,却不料他突然奉上一部《纽约的一个雨天》,还是远超预期的浪漫大杀器。

    让我期待这部电影的原因,除了「是伍迪艾伦的片子啊!」还有本片男主、在《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中令人一见难忘的Timothée Chalamet(华语圈粉丝赠昵称「甜茶」)。老实说,由甜茶来饰演伍迪艾伦的男主角,实在是too sweet too cute了——《曼哈顿》中伍迪艾伦本人饰演得意洋洋又有点自卑、一肚子小聪明、脆弱和小猥琐的男性,才最活灵活现,在他年事已高时,挑选出的男主角个个都是照着他的模样演(《咖啡公社》中的Jesse Eisenberg就很符合这种话痨气质),「靠才华和幽默感取胜」,令人好气又好笑。

    甜茶在片中已经缩脖溜肩皱眉尽可能地扮演形象不佳,然而本身条件太好以致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连观众都不忍心看他倒霉受伤,倒是也有种特别的可爱。好在他的人设虽略显古怪但魅力十足:富二代公子哥,民间赌圣,浸淫在极佳文化环境中成长,满口诗词歌赋却厌倦学校与上流社会的虚假,试图营造和找回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复古浪漫,一曲乱改歪词痛诉自己有多倒霉的《Everything happens to me》也被他弹唱得清新脱俗。

    富二代对校报傻白甜一往情深,看起来很有理想很天真的傻白甜,却抵不住浮华圈子的诱惑,也并不懂男友那些古怪念头下的趣味。在纽约的一个雨天,本应一起约会的二人各自拥有了不同的际遇,这边厢校报女孩紧张搓手羞怯微笑狼狈不堪跌宕起伏,那边厢公子哥四处闲逛、躲避、了解与和解,对名流生活讽刺力十足的同时,也让「不合时宜的浪漫」显得更难得珍贵。这种在短时间内产生的强烈戏剧张力,也让观影过程饶富趣味。

    因为过往的片中总是充斥着婚外情、阴差阳错、自私小算盘,我一直认为伍迪艾伦是一个向往浪漫但嘲讽浪漫的人——浪漫可能发生过那么一瞬,但人性总是会战胜浪漫。近年他最让我意难忘的《咖啡公社》中,结尾二人各自在喧闹环境中陷入《Manhattan》音乐里隔空想念的画面,我本以为已经登峰造极,没想到伍迪艾伦还愿意在片中呈现偶像剧结局般的Happy Ending:能听懂你笑话,能明白你的幻想的人,在你认为的魔幻时刻奇迹般出现在眼前,这是天时地利的迷信,也是最能戳中人心的那种默契的爱情。

    坦白说,虽然我个人超级喜欢这个结局,但遥想40年前的《曼哈顿》(不久前刚上映了40周年重映版),伍迪艾伦在当中则传达了完全不同的观念:无论在观众眼中男女主人公再默契登对都好,促使两个人成为情侣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性格互补、不甘心、自私……这些因素在很多时候都超越了爱情。能记住的只有那么几个瞬间,海报中二人雨中桥下的彻夜聊天便是其中之一。遗憾吗?遗憾。但将自己衡量清楚后在当下作出趋利避害的决定,是人类最不浪漫的投机取巧。

    究竟是什么让伍迪艾伦终于决定在这部新片中放弃阴谋论和惯有的遗憾处理我们并不得而知,我只知道,终于能在流淌的爵士乐和复古画面中见证一次奇迹的诞生,实在是本年度最令人感到幸福的事。

     2 ) 混圈装逼指南

    老头子再次装逼成功!

    这并不是一部找到真爱的浪漫爱情电影,而是一部血淋淋的《混圈装逼指南》。老头子一贯的高捧纽约上流社会的社会阶级鸿沟电影,电影里男女主角的“互不理解”并不是平等的性格差异,而是老头子想要表达的“纽约上流阶级圈层”是下面的人无法触达的。

    老头子狡猾之处在于,表面反着说,加深了整部电影的反讽。整部电影没有男主角对女主角任何不好的评论,甚至男主看似作为弱势的一方是“陪伴”自己能干优秀的女友来纽约做访谈,全程大夸女主各种优秀厉害,自己无所事事打发时间,可怜地一直等着女主采访结束找他,不料女主由于“工作繁忙”一直忽略着自己,最后男主歪打正着地发现昔日里不怎么留意的一个小姑娘才是和自己心心相惜的真爱。

    女主不是真的忙。女主在刚见到导演就表达了自己对于电影深深的热爱,并且滔滔不绝的讲了很多自己的理解,导演看似是器重女主,邀请她看放映,然而从访谈大聊自己的私事一直到放映过半自己消失掉,实际上导演是完全看不上这个女孩的,既不和她专业的进行访谈输出,也没有在放映中给女主任何信息输出。女主从放映到陪同导演的合作伙伴抓奸老婆和好朋友出轨,再到误撞到另一位电影明星,整个过程她追随的所谓的scoop,都是这些演艺界的人乱七八糟的私生活,只是对她这样一个从来没有进入过演艺界圈层的小姑娘来说,她当然会觉得“哇,我挖到了内幕”,“哇,我参与进去的这件事好特别好精彩”。看似她是一个进入fancy电影世界的线索,实际上她只是演艺界的局外人,毫无存在感的看客。

    男主不是真的闲。虽然他对于这次纽约之旅毫无计划,但是“歪打正着”地他却参加了很多“重要”的局,比如歪打正着地参与电影拍摄,歪打正着地见了几位名流,最后歪打正着地参加了名流集聚的母亲举办的宴会。他不在乎圈内(因为从小在圈内长大,见多了,觉得没意思)却总会被involve。这就是老头子装逼的境界,就好比一个人跟你说,他不想好好工作,但是KPI次次超标完成一样,这不是顶级装逼是什么。

    两个细节值得品味。一是女主下楼和男主碰面说中午无法一起吃饭了,男主看到导演也下来了,非常自然地说了句“你觉得我应该上去打个招呼吗?”试想如果村里小红(女主来自美国亚热带沙漠地区图森,在纽约人的眼里是“乡下”)带的男友不是从小在纽约长大的二代同学,而是同村(美国亚热带图森)小李且对方电影建树(眼界)还不如自己,他会说“你觉得我应该上去打个招呼”这样的话吗,他大概率会和女友非常的不谋而合,觉得“哎呀这可是大人物!了不得的,你别陪我吃饭了,你快赶紧工作吧。”反而是女主,觉得“这么重要的人物你就别去打扰人家了!”看看两人境界的差异。男主这份自然与随意,本质上是男主从小就在这种环境里长大,从小就是圈层中人,并不觉得导演是何方神圣,才会觉得打招呼并没什么。另一细节是女主在和导演的对话中说道自己是图森的,父母是开银行的,但是自己补充了一句“I know what you must be thinking”,以及“They’re just rich.”这句话其实信息量很大,显然村里小红家里也是暴发户,爸爸开着好多个银行,论资产指不定谁比谁差,但这是老头子的电影,那么这里的暗指就是,女主为自己家是暴发户而感到轻微的自卑和羞愧,认为这样的背景在牛逼的电影圈不值一提。试想在国内,家里有矿的或者盖楼的大概率是不会这样想的,面对一个造诣很深的电影导演,可能倒觉得自己或能投钱一起合作一下,然而在老头子的剧本里,金钱在艺术面前很low,不上台面。

    整部电影里这样的细节非常多,各位细品。

    女主从一开始看似“专业”的形象,到最后被老油子男明星忽悠到家里亲热,看似是一个青春校园女孩没有抵抗住贵圈魅力不小心堕落,实际上是一种必然。虽然加上了“家里是开银行的”这样的出身背景,也无法掩盖老头子想要表达的,来自图森农村的村里女孩进城之后的失态是源于自己出身的局限性,从来不曾是圈内人,真以为做一个访谈,和男明星共进晚餐,就能接近所谓的scoop吗,不,贵圈是你永远进不去的圈。你的期待满满最后只会成为贵圈一个茶余饭后的笑话,和无数圈外女孩的轨迹大差不差。

    男主从一开始看似“吊儿郎当”、对什么都不上心的形象,到后面逐步展露才华(弹琴唱歌信手拈来,电影著作十分精通等),他实际上哪里是真的不优秀,在老头子笔下,这反而是才是真正属于贵圈的骄子啊。像极了电影中表面上成功的电影导演,男主也是显得那么“不务正业”、随性洒脱,说白了,这就是贵圈人的尿性,上流阶层的小性子而以。男主嘴上可以一直说他厌恶自己地位显赫的原生家庭,他不care这些那些,甚至到了村里学校Yardly上学,看似是一个追逐平凡生活的普通人,实际上贵圈人是不会真的向下流动的,只是厌倦了长期在贵圈混,找找所谓的新鲜感而已。像不像《绯闻女孩》里的Selina忽然觉得Brooklyn boy很charming,同样的道理。

    老头子通过无数这样的细节告诉我们一个深刻道理,上层人是不会真的向下流动的,下层人也不会真的上来。贵圈就是这么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圈外人对圈内是如此的好奇和渴望成为其中一员,而圈内人的看似淡然、随性、友善,本质上充满了傲慢、不认真和不屑。圈内人从没把圈外人当作自己一员,所以行为上才会随意且不以为然,且这样表面善意的高傲感是女主没有办法领悟到的。当女主穿着别人的衣服出现在男主面前,男主内心应该充满了一种“淡然”的无语感,一时间这女孩儿聪慧外表下的粗鄙本质暴露无遗。当然,他良好的教养是不会允许他对女主大发雷霆的,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带过,但第二天却及其无情地将其抛弃在马车上,且一同抛弃了自己因为新鲜感而去上的学校。对,这女孩儿没意思了,这学校我也不上了,这才是贵圈人的尿性。

    然后大钟下与另一个圈内女孩儿见面,接吻,这一吻,圈层的味道回来了,贵圈真香。

     3 ) 女孩, 醒醒吧

    这哪是什么甜美的爱情片,活生生一部 Woody Allen 版《成长教育》罢了

    认识一个出身在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孩,自幼儿园起与当地富豪之子相识,男孩是那个城市 TOP 10 财阀的继承人,但并不妨碍两人自5岁起便相互喜欢、亲梅竹马,前半段的恋情美好到堪称中国版的「怦然心动」。却不想毕业后,男方因父母的介入,几经风波后最终以极其低劣的理由与女生分手,半年后转头与当地另外一家富豪的女儿结婚生子。

    另外一个相识的女孩,出身成长在破碎、复杂的贫穷家庭环境中,但因姿色过人,且受母亲多年的“熏陶”,一直费尽心机致力于寻觅并嫁给有钱人,暴发户还不行,因为嫌他们粗俗;潜力股也不行,因为不能接受受过贫穷 “心理阴影”的人。一定要家族庞大、世代富裕的 “官二代”。初恋献给了一位开着 “低调”宝马的同龄男生,1个月不到边发现对方已有门当户对的女友,且姿色并不比她低。几年过去,的确有好几位符合条件的男生为她一时倾心,但最终都已无外乎 “喜欢上别人” 或 “家里出了变故,短期内无法给你确定的未来”等理由分手。

    看过10多部 Woody Allen 老爷子的作品,最爱的是这部不叫座的《纽约的一个下雨天》。大概因为我认识太多像女主角 Ashleign Enright 那样的女生,误把另一个来自另一个阶层的男人的「一时兴起」当「真心」,游走在醉酒后的赞美与迷恋里久久走不出来,却不曾想自己不过是他们附庸风雅、追名逐利之余的饭后茶点,连咀嚼的时间都不愿多给,吃完即忘,连战利品都称不上。而无知却虚荣的女生呢?她们像女主一样,仓皇却惊喜的坐在一旁,内心欣喜着 “将来可以把与这位成功男人的浪漫故事讲给子孙后代听”。

    电影开篇的前5分钟,话痨设置下的男女主角便明显不在一个频道上。来自纽约 Old Money 的 Gatsby 听到可以跟 Ashleigh 在曼哈顿共度周末后,信手捏来的是 Carlyle 与 Pierre Hotel、 一票难求的音乐剧 Hamilton, 母亲的 big annual fall gala, 出自 Ludwig Bemelmans 之手 old New York style 的壁画,MoMa 现代艺术博物馆 Weegee 的摄影作品… 而来自亚利桑那州银行富豪新贵 Ashleigh 无法对他说的一切作出任何共鸣,除了像局外人般的在他的搂抱下进行不同频道的对话 “那样你会花很多钱吧” “我只去过纽约两次,印象最深的是竟然能在那里的地摊上用200美金买到铂金包与劳力士手表…”

    这哪里是一部爱情片,另外一部带着 Woody Allen 式诙谐幽默、给看客自觉体会的「成长教育」罢了。单纯又虚荣的 Ashleigh 进入了对她而言梦幻般的大都会,在这里见过她只有在电视上才能见着的名人,经历她以为只有电影里才能经历的剧情,全然忘记初心 — 成为一名获得普利策奖的记者,并打着工作的正当名义对男友与他费心的安排置若罔闻。她凭借着自己的青春靓丽,在奢华餐厅与名人派对里穿梭,昏黄暧昧的灯光下,她以醉酒之名放纵着自己的虚荣与无知,直到午夜梦醒、男明星的正牌女友提前回家敲门时。

    但与《成长教育》不一样的是,伍迪老爷子不屑于说教,他要将赤裸的现实用他独有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万千个对未来充满幻想、憧憬未曾涉入的另一个世界的年轻女孩们,大概有一个能像《成长教育》里的 Jenny 那样悬崖勒马、及时止损且幡然醒悟大彻人生的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多的是像 Ashleigh 这样,即便在那个曾经短暂真心爱她的男友 Gatsby 也与她告别后,她担心的仍旧只是天快要下雨了而已。可想,接下来的许多年里,她还将像早上与 Gatsby 回述前一天发生的事情一样,与无数朋友、甚至只见过几面的陌生人谈起曾经有3个才华横溢的知名男人在同一天为她倾心,并在未来更多年里,孜孜不倦的追寻镁光灯下、一日 “公主” 般臆想中的爽感。而在现实的另一端,那些男人,连她的姓名,都未曾认真记住。

    浪漫不是臆想,但五光十色的世界里,要跨越阶级地认清另一种现实,需要一个人有足够的内涵底蕴与清醒自知,这一点确实不容易。但 Gatsby 的妈妈做到了。

     4 ) 《纽约的一个雨天》拓展观影清单

    收集整理了一下伍迪·艾伦在《纽约的一个雨天》中夹带的电影私货,作为一份拓展观影清单。


    电影部分

    1.《金粉世界》. Gigi

    第一部是Chan与Gatsby在巷子里拍摄「新黑色电影」时,Chan调侃Gatsby说你该不会要唱一首Gigi了吧。这里的Gigi就是文森特·明奈利在1958年导演的《金粉世界》,英文名为Gigi,当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而这部歌舞片也是伍迪艾伦最爱的三部歌舞片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雨中曲》和《相逢圣路易》,值得一提的是《相逢圣路易》的导演也是文森特·明奈利,这个名字随后还会出现。)

    2.《时钟上》. The clock

    很多人都很困惑Gatsby弹完琴后跟Chan聊到的那部与时钟、约会相关的老电影究竟是什么,经过一些国外网友的线索分析,结合本部电影的情节来看,这部没有提到名字的电影应该就是《时钟上》。而这部电影同样是由文森特·明奈利执导,其中一个情节是男女主两人在地铁失散后,两人在没有任何约定的情况下,同时回到了大钟下。与本片剧情互文。

    这也说明为什么两人能在不提到名字的状况下直接无障碍对谈剧情,因为前面Chan提及Gigi的时候,大家已经确认彼此的观影处在同一水平上。Gatsby和Ashleigh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对话的。

    (已自译本片字幕:跳转提取字幕

    3.《漩涡之外》. Out of the past

    Gatsby失意地在酒吧喝酒与Escort对视时,问Escort有没有看过《漩涡之外》。这部是一部非常经典的黑色电影,由Jane Greer和Robert Mitchum饰演,女主也是经典蛇蝎美人形象,Gatsby说到「She was bad news」.有趣的是午后他自己也刚参与到了高中同学的「新黑色电影」(modern film-noir classic)拍摄中。

    4 《乱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当Gatbsy在街上闲逛偶遇高中同学时,高中同学听完Ashleigh的名字后,提到了《乱世佳人》中的Ashley。


    影人部分:

    5 雷诺阿 Jean Renoir

    法国导演 他的《大幻影》是伍迪艾伦最喜欢的欧洲电影之一。

    6 德西卡 De Sica

    意大利导演 他的《偷自行车的人》是伍迪艾伦最喜欢的欧洲电影之一。

    7 黑泽明

    日本导演 伍迪艾伦最喜欢的三部日本电影全都来自他:《罗生门》&《七武士》&《蜘蛛巢城》

    以上三位导演都是Ashleigh在采访片中导演Roland Pollard时提过的导演。

    8 格蕾丝·凯莉 Grace Kelly

    「Amy was beautiful. Yeah, if you like Grace Kelly」.同样出自Gatsby的高中同学,他形容Gatsby的前女友Amy是Grace Kelly那一类型。不过暂未在伍迪艾伦的推荐中看到有Grace Kelly出演的电影。给大家推荐一部希区柯克的后窗吧,王妃在里面非常美。

    9 诺玛·戴斯蒙 Norma Desmond

    在酒吧没找到导演时,裘德洛饰演的编剧提出要再去片场找他,并这样说:When Rollie gets drunk and morose, he likes to wander around the sound stages and pretend he's Norma desmond.

    这位Norma Desmond并不是真实的明星,而是比利·怀尔德在日落大道里创造出的默剧时代女星的名字。由Gloria Swanson饰演。

    10 斯盖·马斯特森 Sky Masterson

    Ashleigh与编剧在车上聊天时,聊到Gatsby:

    Ashleigh: I think that in his wildest dreams he'd like to be Sky Masterson

    Ted : A Broadway bookie?

    此处的Sky Masterson也是一个电影人物,是《红男绿女》中马龙·白兰度饰演的赌徒。

    (有趣的一点,这部电影的另外一位男主弗兰克·辛纳特拉是伍迪·艾伦前女友的前夫。)


    派对上的旧坞巨型海报。

    (这场戏我的关注点几乎都在这五张巨型海报上。)

    左一:多丽丝·黛 Doris Day

    希区柯克电影《擒凶记》的女主角,著名的Que sera sera就是出自这部电影,Doris Day正是这首歌的原唱。

    中间两位:凯瑟琳·赫本 Katharine Hepburn 和 加里·格兰特 Cary Grant

    两位好莱坞巨星恰好有合作过一部电影《费城故事》。

    切换视角。

    左一:罗克·赫德森 Rock Hudson

    与前面提到过的Doris day(也就是他左边被遮挡住的那位女星)一同演过《枕边细语》。

    右一:拉娜·特纳 Lana Turner

    也是好莱坞著名女星,曾在黑色电影《邮差总按两次铃》里饰演女主。

    部分信息参考《伍迪·艾伦谈话录》,感谢@鸡蛋煎蛋煎鸡蛋 @江梅曾许 @黑特-007 几位友邻提供信息,如果有错漏欢迎大家纠正。

    点击可查看更多伍迪·艾伦的电影清单豆列

     5 ) 整个纽约都在下雨

    伍迪·艾伦对纽约的爱有多深?2002年3月24日,从不出席奥斯卡的伍迪·艾伦出现在了彼时还叫柯达剧院的颁奖礼上——哪怕1978年《安妮霍尔》(Annie Hall)赢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当晚,他也更愿意出现在曼哈顿Cafe Carlyle(是的,就是《纽约的一个雨天》里甜茶邂逅escort的地方),吹着自己心爱的爵士单簧管。而2002年春天的这个夜晚,伍迪·艾伦穿上礼服、系上领结,在全场起立鼓掌迎接的荣耀中走上好莱坞是非之地的聚光灯下,只为在911事件之后向整个北美电影界再次隆重推出纽约这座劫后重生的电影之城。

    2002年奥斯卡颁奖礼上的老头儿

    之后,伍迪·艾伦的电影开始了世界名城巡礼,从伦敦到巴塞罗那,从巴黎到罗马,世界名城、地标建筑无一例外被他当成了文艺男女们谈情说爱、扯谎撕逼的背景板。而拍摄地回到美国之后,他的镜头也只是在旧金山、洛杉矶等西岸城市兜兜转转。而当2017年他的电影终于重回阔别已久的家乡纽约,即将等待他的,不是满身荣耀,而是性别议题的大清算。

    雨天前夜

    #Me Too运动让伍迪·艾伦重回舆论的风口浪尖:回忆录的出版计划被封杀,《纽约的一个雨天》(A Rainy Day in New York)被亚马逊雪藏,亚马逊同时还宣布中止与伍迪·艾伦已经签约的其他合作,包括甜茶在内诸多参演过艾伦作品的演员纷纷与之划清界限,甚至捐出片酬以示清白——仿佛伍迪·艾伦的丑闻疑案就发生在前天,而不是二十多年前。

    沦为闹剧的Woody Allen、Mia Farrow及其一家

    声援伍迪·艾伦的演员只有亚历克·鲍德温(Alec Baldwin)、老友黛安·基顿(Diane Keaton)寥寥数人。最终拯救伍迪·艾伦电影事业的,还是对他最为欣赏、对#Me Too运动的目的和方式也相对理性的欧洲人,他们同意为老头儿的下一部电影投资。在一片争议声中,没有群星云集的首映礼,也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阵势,《纽约的一个雨天》低调面世,绵绵阴雨,入夜无声。

    2011年《午夜巴黎》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成功让伍迪·艾伦又一次回到了电影舞台的中央。但他之后的创作却日显疲乏,除了《蓝色茉莉》让凯特·布兰切特(Kate Blanchet)拿奖拿到手软外,老头儿大部分作品在趣味上乏善可陈:无论是作为其话唠接班人的杰西·艾森伯格(Jesse Eisenberg),还是那些卑微、脱线、阴差阳错的小情小爱,他套路依旧,却灵性不在。尤其是迷你剧《六场危事》,初涉美剧的老爷子完全无法把控这种25分钟一集的电视剧节奏;而《摩天轮》虽不乏亮点,但也只能算勉强及格…

    《蓝色茉莉》中的布兰切特

    伍迪·艾伦的电影挂着四张面孔。第一种:混杂了拼贴、神经、插科打诨的无厘头闹剧,在不同电影类型、文本实验中自由游走,以其早期电影为主,之后在《西力传》(Zelig)中臻至巅峰。

    第二种:风格诙谐、但叙事却更为圆滑、毫无无厘头元素的讽刺剧。这类影片多半不是探索夫妻关系、男欢女爱(常以纽约知识分子为主角),就是在设定上充满奇思妙想、怪诞不经——前者如《丈夫、太太与情人》《曼哈顿谋杀案》,后者如《子弹飞越百老汇》《开罗紫玫瑰》。

    第三种:同样多以纽约为背景,但在风格上却更加沉郁顿挫,相比早年那些天马行空的肆意妄为,这一阶段的伍迪·艾伦完全知识分子化了,虽也不乏幽默,但却是笑中带泪——这一阶段的创作获誉最多,创作时间上也更为集中,大体从1977年的《安妮·霍尔》开始,历经《曼哈顿》《汉娜姐妹》,以1988年的《另一个女人》为终。

    Woody Allen沉郁顿挫的时期

    第四种:2000年之后,伍迪·艾伦创作有些许晦暗,甚至出现了《赛末点》这样充满了黑色电影氛围的剧情片,他既不嬉笑怒骂,也不抖着纽约客的机灵,他神经质的谈吐和脱口秀的人设背后,开始流露出一颗更加悲观、也更加世故的心。

    《午夜巴黎》之后,伍迪·艾伦的电影更像是对之前电影的复刻与回顾:《爱在罗马》(2012)是一个搞笑版的《午夜巴黎》;《蓝色茉莉》(2013)是一个落魄旧金山的纽约大公主;《魔力月光》(2014)像是《子弹穿越百老汇》和《开罗紫玫瑰》的结合体;《无理之人》(2015)是《赛末点》式的黑色电影……彼时年过七旬的老爷子开始不断自我致敬,在他熟极而流的四种叙述类型中穿梭游走、信手拈来,但同时也开始了某种自我重复。

    然而,回到纽约这座熟悉的城市,伍迪·艾伦的感觉又回来了。无疑,他是属于这个城市的电影人。

    文艺青年的城市漫游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922年出版的《尤利西斯》模仿了《奥德赛》的结构设计,他为主人公安排了一场长达18小时的都柏林城市漫游。自乔伊斯始,在空气质量堪忧、交通状况可怖的现代化城市中的奥德赛漫游,被赋予了丝毫不输于在田园、山水、乡间野游的诗意。远有《爱在》三部曲,近有伍迪·艾伦一系列以城市地标为背景的小品,男男女女们在薄暮黄昏的魔幻时刻穿行于地方特色浓郁的大街小巷上,不断偶遇,不断怅惘,虽然人来人往,但却要面对着无聊生活里无尽的孤独。

    James Joyce

    《纽约的一个雨天》也不例外。一对还在校园的情侣,男生(甜茶饰)闷骚文艺、故作孤僻,女生(范宁饰)傻白甜、对光鲜亮丽的明星世界充满向往。因为女生要采访知名导演,他们约好周末去纽约…结果女生原本计划一小时的采访被无限延长,而男生则莫名其妙遇到了前女友的妹妹,并且还因拍戏的契机与之接吻——原本一同来纽约的这对情侣,只能漫无目的地在纽约各自漫游…

    《纽约的一个雨天》的城市漫游,有着典型伍迪·艾伦小品的烙印,小机灵、抖包袱、对异性欲拒还迎的男生、被事件推着走的女生,以及一个性格强烈、灵气逼人的女配角让男主人公意乱情迷。“孤独主人公的寻找”一直是城市漫游的母题:《午夜巴黎》里男主忍受不了乏味的未婚妻,他穿梭在现在与过去的戏梦巴黎,就是想寻找怀旧、浪漫、文艺的“去丽江化”的拉丁区巴黎。而在《纽约雨天》中,甜茶狼狈但又不失优雅地漫步在纽约街头,愤世嫉俗地同时做着彼此矛盾的三件事——反抗、讨好和逃避。他拜访了娇妻有着银铃般笑声的哥哥,躲避着母亲酒会的邀约,喝酒解闷时遭遇到了成熟性感的escort,但穿插其间的,是他与前女友妹妹泰瑞尔(Chan Tyrell饰)的两次偶遇……

    《纽约的一个雨天》剧照

    在漫游纽约中,他一直在寻找与他灵犀相通的人与事,但所有人都让他如此尴尬:女友全程消失、同学粗鄙不堪,哥哥不仅不能倾听他的烦恼,甚至还要向他抱怨,母亲夺命连环call般地让他参加上流社会的高端轰趴,好容易在酒吧跟妙龄女子搭上讪,发现对方感兴趣的也不过是生意……漫游寻找的过程处处碰壁,找不到出口的意识在这座欲望之都蜿蜒流动,还处在叛逆青春期的文艺少年似乎与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格格不入,“小王子”造访的每一个星球都只是让他变得更加孤单;只有在泰瑞尔那里,他感受到了真诚、理解和智性、情感的双重挑战,演戏时的接吻是假戏,但之后的投缘却成了真做——甜茶放下了自视清高的假面,不再理会父母眼中理想型的女友,这次“无目的”的城市漫游,最终寻找到了一丝“目的”。

    伍迪·艾伦对知识分子、文艺青年的嘲讽永远带有脉脉温情。同样是撕碎知识分子的虚伪面纱,相比于作风犀利的欧洲作者和自甘犬儒的商业电影,伍迪·艾伦总会在撕碎之后再盖上一块充满同情、聊胜于无的遮羞布。最终让甜茶在城市漫游中寻找到价值与意义的,不是冰雪聪明的泰瑞尔,而是他原本觉得高高在上、看似附庸风雅的母亲。母亲摘下了自己纽约上东区妇人的面具,面具背后是一个来自玉米地的少女的不堪、虚荣与幸运。

    被别人撕下面纱是残酷的,而自己摘下面具却让人同情。在对知识分子和上流社会进行批判这件事上,伍迪·艾伦永远不是最锋利的尖刀,相反他总是戏谑调笑地旁观,然后厕身其间与之共舞,最后吁出一丝共情的慨叹。自我反思,或许是知识分子最可贵的品质,但同时也是最无用的品质。但正是这种品质,让叛逆文艺少年放下了青春期的自视甚高和自怜自艾,在城市漫游的最后,到达了彼岸。

    《午夜巴黎》最后的相遇

    雨过天晴,甜茶不再彷徨,就跟《午夜巴黎》的最后作家寻找到了唱片店的女店员一样,甜茶也在午后纽约的细雨中与新欢真正的拥吻。85岁的伍迪·艾伦不再像早年那样恣意妄为,他收起了锋芒与嘲讽,也走出了阴郁与晦暗,无厘头、讽刺戏谑、忧伤与黑色的四种伍氏影调混融一处。

    整个纽约都在下雨,雨滴淋湿了大都会博物馆门前的台阶,泥泞着哈勒姆肮脏的每一条小道,流过小意大利、地狱厨房每家门面的室外店招,最后落在中央公园德拉科特动物音乐钟(Delacorte Clock)下,飘落到所有灵犀相通的漫游男女身上。

    中央公园德拉科特动物音乐钟下的拥吻

     6 ) 看伍迪的片子前应该读点海明威

    伍迪老爷子是海明威的铁粉,在他的多部电影中都或明或暗地向海明威老爹致敬,最生动的例子便是在《曼哈顿》中那位17岁少女tracy的扮演者便是海明威的孙女Mariel Hemingway,这忘年的恋情体现为一种精神上的爱慕。

    至于这部新片《纽约的一个雨天》,其实在情节与内核上都带着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浓厚影子,打牌战无不胜的盖茨比对应着书中的犹太人罗伯特·科恩——

    还有,当他(罗伯特·科恩)和那帮纽约朋友在一起玩大赌注的桥牌戏,下的赌注超出了自己的财力时,他曾拿到了好牌,赢了好几百元。这使他很为自己的牌技洋洋自得,他几次谈起,一个人迫不得已的话,总是可以靠打桥牌为生的。——《太阳照常升起》

    在酒吧召妓扮演女朋友参加母亲的宴会更是直接来自于《太阳照常升起》第三章中的情节——主人公杰克·巴恩斯邀请街边认识的“野鸡”乔杰特参加朋友的舞会,后者扮演了杰克的未婚妻狠狠戏弄了舞会的一众人。

    本片的一部分主题也无非印证了《太阳照常升起》中比尔对巴恩斯说的话——

    “你是一名流亡者,你已经和土地失去了联系。你变得矫揉造作。冒牌的欧洲道德观念把你毁了。你嗜酒如命。你头脑里摆脱不了性的问题。你不务实事,整天消磨在高谈阔论之中。你是一名流亡者,明白吗?你在各家咖啡馆来回转游。”

    盖茨比在纽约雨天街头的漫游同样指斥贵族(上层阶级)的矫揉造作,道德观念的冒牌,性欲是冲昏头脑的饱嗝,而盖茨比则作为游手好闲者消磨在高谈阔论之中,终于在母亲的话中发现了他生活的真意,作为中西部陪睡女郎的母亲身上有着与“土地的联系”,盖茨比借此发现了他生命当中与纽约车水马龙的血肉联结,当乡土成为一种遥不可及时,伍迪启示青年从城市中寻找自己扎根的土壤……

    片中其实还有很多海明威的影子,就不更多赘述了,值得一提的是下雨这个意象,伍迪老爷子或许很喜欢在雨天谈情说爱,在《午夜巴黎》的结尾中吉尔和阿德里亚纳在蒙蒙细雨中相伴而行。

    本片中盖茨比喜欢在雨天和情人牵手散步,灵犀相通的两位漫游者最终中央公园德拉科特动物音乐钟下一吻定情。

    我最近恰好读到《永别了,武器》(又名《战地春梦》)中凯瑟琳与亨利关于“雨中散步”的对谈,私以为和本片的主题、情节与气氛在冥冥中有不少相谐之处——

    凯瑟琳说。“她偏爱这些宝贝儿子。你听那雨声。”
    “雨下得很大。”
    “还有你是不是永远爱我?”
    “是的。”
    “就是下了雨也没有差别吗?”
    “没有。”
    “这很好。因为我怕雨。”
    “为什么呢,”我昏昏欲睡。外边雨潺潺下个不停。
    “我不知道,亲爱的。我一向是怕雨的。”
    “我喜欢雨。”
    “我喜欢在雨中散步。但是雨对于恋爱总是很不利的。”
    “我永远爱你。”
    “我爱你,不管下雨也好,下雪也好,冰雹也好——还有什么别的没有?”
    “我不知道。我看我想睡了。”
    “睡吧,亲爱的,不管怎么样,我总爱你。”

    这里就不做更多解读了,相信深契文心的读者大概能够会心一笑,此便足矣。

     7 ) 男主盖茨比(甜茶)的真实

    忘记谁说过:当你看一个故事,能够在某个瞬间觉得「这说的不就是我吗?」,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好故事。

    在我的理解中,这个“我”字可以指得更宽泛些,比如我的经历、我的感想等等,总之知道故事是编的,但就是觉得「好真实」。

    《纽约的一个雨天》,真实到让我这个老阿姨忍不住来写点感想记录一下,尤其是甜茶塑造的有钱贵公子盖茨比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过于真实。

    先说说印象最深的一个点,盖茨比在电视上看到女友艾什莉和男星的桃色新闻以后,盖茨比的反应是失落、难过、受伤,并没有那种直男癌附体被戴绿帽的暴怒。之后在酒店弹琴,女友找到了盖茨比,盖茨比微微皱眉,一脸无辜,像一只受伤等待抚慰的小鹿说了句:“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你。”言外之意, 「你可以给我一个解释吗?」

    非常温柔且淡定

    看得出来,这里盖茨比还是很喜欢艾什莉的,而且我相信他对艾什莉的喜欢是因为艾什莉本身,而不是她的附加条件,比如她爸爸是开银行的。(当然了,盖茨比自己就是纽约上东区富二代好不啦。)

    在艾什莉一顿解释之后(其实艾什莉几乎没解释什么,只是说了什么都没发生,然后保证第二天好好说),盖茨比淡淡地说了句:"I'd love to believe." 好像在说,「我真是拿你没办法。」

    差不多一分钟不到的时间,盖茨比似乎没有了任何消极情绪,而是建议艾什莉脱掉湿外套,并表示要给她倒杯黑咖啡。私心觉得,盖茨比这类型的人,有着一种本真的人文主义关怀,即使女友在做了最不能被原谅的事情的情况下,他还是会去关心当下浑身湿透的她,应该好好take a rest。

    上东区的教养,本人表示很想学会一二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之前看德普和艾伯梅闹离婚的绯闻,曝光的录音里显示了艾伯梅向德普砸了东西过去,碎了一地,德普的第一反应是:你的脚趾头没事吧(当时好像流血了)。这里的德普和盖茨比有某种共同的特质。

    盖茨比站起来,担心地皱着眉,搓搓自己的小手,并没有马上急着去脱艾什莉的外套,这个细节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盖茨比是一个温柔而且很有教养的男孩,他对艾什莉说的话是一种建议,他提出了一种温柔的邀请,但既然是建议,对方自然也有拒绝的权利,所以这一刻的盖茨比是等待状态。当然,伍迪艾伦的风格是很dramatic的,艾什莉来了句:“我里面没穿衣服。”

    紧接着到了白天,盖茨比和艾什莉在酒店收拾回亚德里的行李,女友一直在和他说工作上的事情,可以理解为一种解释。盖茨比平和地听艾什莉讲着,并问了一句:“那弗朗西斯科 维嘉怎么样?”

    一通碎碎念之后,艾什莉表示想体验一下纽约的马车,盖茨比的第一反应看了看时间,说:“现在还来得及,我们时间还很充裕,可以挤进来的。”

    我都行、可以、随意

    要知道,之前盖茨比一次又一次地被女友放了鸽子,即使他故意说不想去或者说没时间,膈应一下女朋友,我都觉得是人之常情,由此可见,盖茨比是一个多么温柔又善良的人。

    再说说盖茨比和电影里女性角色的对手戏,结尾他和艾什莉坐在马车里的时候,他把手搭在马车架上,并没有搂着女友(也可能是暗示下一秒他就要和女友分手了)

    在车里和Chan演亲吻的对手戏,前两场都没有张嘴,表现生硬

    导演怎么这么会拍

    理由是:“Chan,我有女朋友,我不能这么做。”

    有原则的小伙子

    包括后来来到Chan的家里,他也只是弹了一首琴,并没有按照传统的美式套路:两人在一起亲热(真是谢天谢地!)。从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盖茨比不是那种贪欲成性的男人。毕竟像他这样的贵公子,是可以分分钟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的。

    包括电影的最后,盖茨比和Chan一起在雨中拥吻的画面,他一开始是把手放在Chan的T恤的小卷边上,随后最大的动作幅度就是搂了搂腰。

    细节决定素养

    这个又让我想起之前看到的一篇夸黎明的文章,说黎明是真的绅士,他在和女明星的亲热戏里,最多就是把手放在女明星的腰上,或者背上,绝不会放到屁股上(小八卦:拍亲热戏的时候,部分男星是很喜欢占女星这方面的便宜的)

    盖茨比的这些细节,又恰到好处地反衬了他是一个有“天才病”的温柔绅士贵公子。和他在处理与艾什莉的关系以及和Chan的关系当中,是符合逻辑且让我觉得人物塑造的真实性的。

    当然,最真实的一点,还是我相信盖茨比的这些优点,是甜茶本人的优点!这可能是伍迪艾伦或者说演员本身最厉害的地方了吧。

    留个坑,下次再分析下盖茨比和艾什莉还有Chan的感情线。

     短评

    老爷子近年作品浪漫之最~本来觉得甜茶的颜too sweet too cute for老爷子这些神神叨叨的男主角,但这集男主的“古怪”少了猥琐添了浪漫,甜茶的演绎更让角色魅力翻倍无数。人生最大的浪漫,就是和那个真正能听懂你笑话,看懂你眼里的光的人在默契的时刻出现在同一地点,心照不宣地开启新世界。配合熟悉的爵士乐和雨中的街景,整个人都被融化了。结束后和头同学相视赞叹,好的电影真的会令人充满幸福感啊。祝老爷子长命百岁,希望他能一直拍出这么可爱的电影。🎬

    3分钟前
    • 凌麦儿
    • 力荐

    只需要两个连续的雨天,就能重塑一段感情。轻巧而慵懒的小布尔乔亚情调,没什么比伍迪·艾伦拍喜剧更让人心旷神怡的了。有人喜欢听蟋蟀鸣唱,有人喜欢闻汽车尾气,作为一个两周前才从纽约回来的人表示——我喜欢纽约的雨。

    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我不要艾丽·范宁……

    6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这不就是人生的缩影吗?晴天有雨雨中发光,虚伪易破诚心难识,雨露均沾人财两空,吻不求自来,瓜从天而降,酒精让人心安理得的放荡,金钱让人肆无忌惮的装逼。电影中艾丽范宁的渣女形象难道不是对Me Too运动的最佳讽刺?怪不得要被好莱坞封杀,无敌老头你这不是顶风作案吗?

    7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哪怕外八+驼背,甜茶依旧太美。雨中的 New York City 太美。大都会博物馆的灯光和雷诺阿太美。虽仍是一贯的小布尔乔亚知道分子自作聪明的碎碎念+没事找事的身份认同的自我纠结+顺便怼天怼地怼世界的辛辣讥讽,一贯的摆活小聪明小趣味,却拍出了一丝清甜的味道怎么回事?个人第21部伍迪艾伦打卡。小老头今年84了。咱们且看且珍惜。

    11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中传校报女记者采访王小帅,竟被吴秀波诱拐回家。东城区富二代甩云南女友,因喜爱雾霾胜过蓝天白云。

    12分钟前
    • Mr.Moonlight
    • 力荐

    我笑得比里头那个女的还夸张。

    17分钟前
    • Stiles
    • 推荐

    我以为我已经对Woody Allen免疫了 但没想到这部片还是给了我惊喜 / 甜茶不愧是甜茶 配得了意大利的阳光 也衬得起纽约的雨 弹钢琴唱歌那段好迷人!@SummerIFF

    18分钟前
    • Estrella
    • 推荐

    伍迪艾伦五成功力,高于《咖啡公社》低于《蓝色茉莉》。这次用的小演员都很新潮,但故事依然还是伍迪艾伦的:那些上流社会里的鄙视链和白月光,那些电影界的潜规则和绿茶婊,爵士乐和抖机灵,连甜茶的驼背也像是伍迪。觉得范宁表演太过,甜茶则太收,都不够好,幸好伍迪的剧本够有趣。小老头脑内剧场又多了一个渣女,这可能是亚利桑那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22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当结尾甜茶念了两句诗,然后他的女朋友说这是莎士比亚是吧,甜茶一脸生无可恋。果然一个喜欢看电影,看书的人是不会喜欢一个肤浅,只长得漂亮的女生的。《花束般的恋爱》告诉我们太相同的人不能在一起。《纽约的一个雨天》告诉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也走不到一起。所以。。。这电影适合一个人看。问题来了,这两部电影是怎样挑到同一个档期上映的?

    25分钟前
    • 管埋员
    • 推荐

    陈年配方。这一天太阳雨到最后有发霉的味道了。Jude Law近年怎么什么角色都演

    26分钟前
    • Redux
    • 较差

    老爷子每年花钱雇小鲜肉cos自己系列。看得我想拳打艾丽范宁,脚踢赛琳娜。

    29分钟前
    • 张熊熊
    • 较差

    范宁演活了晚晚,说话那个表情姿态太像了

    30分钟前
    • 苏娃
    • 推荐

    巴黎,巴塞罗那,罗马,麦哈顿,开罗,纽约,老爷子天天在西半球溜达。东半球不让你拍咋滴?

    32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还行

    比较钟意的一个点是,这是一部没有一丁点儿荷尔蒙气息的青春片。(220225影院 无敌艾伦中国首秀……不管拍多新的电影,都是旧时代气息。

    35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3.5 一开始很糟糕,但是越往后竟然越好。以及没想到三个年轻人里面演技担当竟然是范宁。

    3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很舒服,在夏天即将结束的时候找到了一个坠入秋天的理由。又是喜欢的沉浸型电影,《CMBYN》带来一个无法忘却的夏天,《纽约》则带来一场很久后还会记起细节的雨:甜茶的毛毡西服、维托里奥的摄影色调、大雨打在透明雨伞上的声音、喋喋不休聊电影的青年、钟楼下等待某个不知道是谁也不知道是否会出现之人时的局促焦虑……全都透过伍迪·艾伦的镜头和甜茶浑然天成的演技,跳出银幕,落向观众席,让人身在电影院,却经历了这个雨天。(再次感叹甜茶演戏的悟性很高)

    42分钟前
    • 糯木
    • 推荐

    可惜了那两张宽街Hamilton的票

    43分钟前
    • Lauren
    • 还行

    带伞的人不如和你一样热爱淋雨的人。

    44分钟前
    • 惨绿
    • 还行

    甜茶和赛琳娜戈麦斯太像两个未成年了,范宁倒是凭夸张的蠢劲承担了一半以上的笑点

    45分钟前
    • zitsunari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