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犯罪片 落水狗

    落水狗

    评分:
    0.0很差

    分类:犯罪片美国1992

    主演:哈威·凯特尔,蒂姆·罗斯,迈克尔·马德森,克里斯·潘,史蒂夫·布西密,昆汀·塔伦蒂诺 

    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狂风飒飒

    • HD

      不可饶恕2021

    • HD

      蚯蚓2017

    • HD中字

      极恶非道

    • HD

      河边的错误

    • HD

      毒贩大妈

    • HD

      北区侦缉队

    • HD

      美眉校探

     剧照

    落水狗 剧照 NO.1落水狗 剧照 NO.2落水狗 剧照 NO.3落水狗 剧照 NO.4落水狗 剧照 NO.5落水狗 剧照 NO.6落水狗 剧照 NO.16落水狗 剧照 NO.17落水狗 剧照 NO.18落水狗 剧照 NO.19落水狗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黑帮老大乔·卡伯特(劳伦斯·蒂尔尼 饰)和他的儿子“好家伙”艾迪(克里斯·佩恩 饰)召集了六名强盗,准备到珠宝店抢劫一批天然钻石。这六个人彼此各不相识,甚至连对方的姓名都无从得知。乔为了保持机密,以颜色作为代号分别给六人起名为白先生(哈维·凯特尔 饰)、橙先生(蒂姆·罗思 饰)、金先生(迈克尔·马德森 饰)、粉先生(史蒂夫·布斯塞米 饰)、棕先生和蓝先生,并规定他们之间不能透露任何私事。   抢劫时,六人中了警察的埋伏,蓝先生和棕先生当场死亡。白先生带着身受重伤的橙先生回到预定的聚集地——一个仓库。一会儿,粉先生、“好家伙”艾迪和金先生也来到这里,并活捉了一名警察。几人回忆案发时的情景,得出结论,六人中必定有人向警察告密。为了揪出告密者,大家审问拷打那个警察,仍然无法得知事实真相。本就互不了解的几个人,开始互相猜忌,事情的发展完全偏离了预设的轨道。

     长篇影评

     1 ) 寒

    昆汀先生总是把人的内心乱强扫射一通,看完他的片子,总感觉受到不小的伤害.

    把人内心某种隐秘黑暗邪恶的东西深挖出来,同时也将你的恐惧一点点引出来,慢慢汇聚,逐渐成汪洋大海.

    恐惧是从对人的恐惧开始的,对人的不信任,相信人的邪恶走的很远.当然昆汀先生不会折磨得你那么厉害,他懂得适时收手,不会让太血腥太邪恶的东西呈现,但是在他一步步冷静的逼近之时,你已经知道,那可能发生,不论多么糟糕,即使地狱出现,那都是可能的.

    就像<落水狗>中在变态的Mr blond即将点燃汽油将警察活活烧死的千钧一发之时,枪突然响了.垂死的Mr orange神奇地射出了致命一击.Mr orange是警察.

    但在松气之余,内心已经受到了深深的伤害.你知道这一枪是多么偶然,这一枪射出的几率要依赖多少可能性共同作用才可能最终变成现实.首先要是MR orange 正好就是那个内奸,也就是警察,需要他当时没有昏死过去,需要他当时手边有一把枪,需要他当时依旧有力气将枪举起来,并且对准MR blond,需要当时MR blond对自己的变态过于专注,以致于没有看到MR orange的行为.这一切是多么难.而另一种结果只不过依靠MR blond内心那顽固的罪恶即可.

    所以你松的那口气只是出于在十万多可能性中最不可能的那一种,虽然你愿意相信,因为不能承受罪恶之重.

    他没有将最坏的场景呈现出来,但让你意识到最坏的可能.倒抽一口冷气,人不寒而栗.心寒于人心的罪恶,胆寒于转机的偶然.依赖多变偶然这个世界是多么恐怖.

    Mr white因为搭救Mr orange而最终和edi 以及joe三方对质,三个人同时开枪,两败俱伤.这是这部冷酷片子中的一点看似温暖之处.类似<在布鲁日>中老杀手一定保护年轻杀手,让老大给年轻杀手一次机会.

    但不同的是<在布鲁日>中的人都有一颗高尚的心,包括老大,都像古典悲剧中的英雄人物一般,正直勇敢,视荣誉为一切.因此,年轻杀手杀了一个孩子之后,在老大看来,他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没有一个人可以杀了一个孩子而什么都没有发生.老杀手信奉基督教,信奉赎罪,认为人应该有重生的机会.因此,这是一个悲剧,虽然美好的事物被撕裂开来,但毁灭更让你感到它的可贵,让你对真善美扼腕叹息.毁灭是为了存在.

    而<落水狗>则不同.这种保护有兄弟情义的成分存在,有对人最基本信任的坚持,但也有兔死狐悲的担忧,甚至不排除内心的某种自负孤傲。最后MR orange亲口告诉濒死挣扎的MR white 自己的确是警察,抛开警察罪犯的善恶判断,这不啻是对MR white所坚守的某种东西的反讽抑或彻底毁灭。

    因此,最后,MR white那一枪到底有没有射下去已经不重要,你知道不但天堂没有希望,人世也已沦陷,地狱开始统治。


    <低俗小说>和<落水狗>呈现的是人内心的邪恶,是人的堕落,都让你产生在一个充满危机的世界生存是一件多么艰难无力感.人不是为了保护某种东西而死,是为了毁灭而死.存在是为了毁灭.

    虽然昆汀先生总是在滑向地狱的那一刹那用绳子将我们拉回来,但你知道他骨子里是悲观的.那最后滑下去之前的微光一闪,和地狱的熊熊大火相比,是那么微弱,那么偶然,只是是出于同情心.

    他走得很远,很远,远得我不敢看.



     2 ) like a virgin~~~

    如果之前没有看两杆大烟枪的话~我也许会认为这片子是个惊喜,只可惜当年昆丁毕竟不成熟~对于处女作来说也已经很不错了~~~~

    5个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只有对方的代号~各有专长,他们的组合堪称完美~But....白先生有情有义最后却被人出卖~~金先生太狂妄太低估自己的对手和朋友~~橙先生有骨气有智慧却少了些运气~~粉红先生太冷漠太自私同时他知道怎样保护自己,所以最后只有他一个人唯一没有死在枪口下~~
     
    很遗憾最后5个人以自相残杀来收尾~~不过对于内个戴红卫兵绿帽子的黑人上司,倒是颇有些印象~~他说,要像马龙*白兰度一样扮演卧底~~~不同的个性以及处事方法酿成了最后的悲剧~~陌生人~贪婪~冷漠~不信任~同情etc.

    这个片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开头的时候他们7个在一个小汽车旅馆边吃早餐边讨论麦姐的内首风靡全球的Like a virgin,很搞笑!貌似杀手在行动之前都会一个接一个滴讲笑话小段子什么的~~~我记得粉红先生甚至拒绝给小费,然后金先生说,你们犹太人都有这种不给小费的嗜好?你想怎样,让她帮你Suck才给小费???~~~~

     3 ) 解读昆汀

    当我尽量地平静敲下“解读昆汀”这四个字的时候,我心底深处还是忍不住笑了一下,因为我知道,接下来的这一篇文字,必将成为无数平庸滥俗的关于昆汀的评论中的一篇。有了这样的自知之明,我也就有了写下去的勇气,如果有谁骂我胡说八道,我也可以大言不惭地回答说“我是站在俗人的肩膀上”。
      昆汀塔伦提诺,这个在无数影迷心中无法替代的名字,这个29岁就响誉全世界的重量导演,感觉所有对他的评论都是苍白的,不管是热情扬溢的倾慕,还是毫不留情的抨击。而他,永远都是那一脸坏笑,或目空一切,要走进他,该是多么困难。想用文字对他说点什么,是多么愚蠢。
      1992年,只有29岁的昆汀,拿着他的处女作《落水狗》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引起了世界性的反响。有人评论说,他以他独特的黑色幽默与暴力美学确定了他在电影界无法动摇的地位。我当然一样,为他的黑色幽默与暴力美学而倾倒,但是,我自认为我并没有专业底蕴来评论昆汀的这两项。我看完《落水狗》,头脑中马上反映出来的竟是杜琪峰的老电影《枪火》。我因此而陷入了困境,《枪火》是我看过的最干净的电影,没有一点点的拖泥带水,对白中连多余的一个字都找不出,《枪火》给我的震撼是难以名状的。然而,这一次《落水狗》又一次给了我这样的感受,我不明白为什么?两种如此不同的风格,为什么会历史性地走向吻合?《枪火》如此干净,《落水狗》如此冗长,《枪火》如此寡言沉默,而《落水狗》如此喋喋不休。我在万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突然灵光闪出一个词——纯粹。也许我找对了,也许《枪火》与《落水狗》给我的震憾都是都是来自于它们的纯粹。《落水狗》中那一票抢劫珠宝行的劫匪,他们给我的纯粹感就像是他们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在我们的咖啡馆讨论着《感觉像处女》这首歌,在我们旁边为了一块钱小费而争论不休,如此真切。他们的生活像白开水,就是那一次抢劫,如果没有意外,我想他们第二天还会出现在那个咖啡馆,喋喋不休,说着《感觉像处女》和小费,或者类似的别的。我在开篇就急于特意说《落水狗》,我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好像震憾真的是一件难以名状的自我痴狂、傻冒、歇斯底里。
      说昆汀,如果不说他的叙事手法,那跟没说差不多了多少。我在思索,怎样来形容昆汀的叙事。非线性?倒插混乱?无故跳跃?算了,都不合适,直接叫“诡异”吧,感觉自己从来没有这样词穷过。昆汀诡异的叙事,在《低俗小说》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1994年,注定要成为昆汀匪夷所思的一年,这个才三十出头的青轻人,怎么就在戛纳击败了波兰导演基斯洛夫斯基?我在很多年后,再去看基斯洛夫斯基的《红》,都难以置信,偏爱文艺的法国人怎么会在那一年看上了昆汀的《低俗小说》。《低俗小说》诡异的叙事手法我相信让很多影迷坚定了他们对昆汀的如痴如狂,当然,也让很多人看了半小时直接放弃或者睡着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有个评论人说《低俗小说》甚比昆德拉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笔者浅薄,这两件我都深爱的作品,实在是没有找出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如果硬要这样比较,我更愿意将《低俗小说》比作杜拉斯的《情人》。它们都像“墙上的斑点”那样让人灵魂出窍,却总是在叙事的过程中达到命运的偶遇,所以,整个电影就是一些点,一些命运偶遇的点,而没有命运延绵的线条,把点连成线,昆汀将这项工作直接抛给了观众。在观看的过看中,我总是为这些点的出现而感动,而去回到当初昆汀出发的地方,所以,不得不承认看完给人是一塌糊涂的感觉。我要插一句的是《低俗小说》中几个让我莫名感动的片段,约翰跳舞那一段有让人窒息的美,还有塞缪尔领悟到神旨决定浪子回头那一段让人产生强烈愿望,有一股一同与他回到明净的世界的冲动,还有威斯利目睹了对手被SM后眼神里流露出的那种惺惺相惜,两个硬汉的握手言和也给了我们一种另类的美感。再回到叙事,非线性的风格在很多电影人那里都有过,像冈萨雷斯的《巴别塔》和保罗哈吉斯的《撞车》也是这种叙事的典型代表,无疑这两部也是在世界电影史册里将会留名的经典之作,但从叙事的角度讲,不得不说他们离昆汀差得太远了,甚至可以说,没有人能做到昆汀那样出色。
      有很多评论人都企图从昆汀的电影里找一些高深莫测、严肃高尚的主题,这必将是要失望的。大多数电影都在跟我们讲故事,而有少数电影是在告诉你怎么讲故事,昆汀的电影就属于后者,如果你执意要去理清梗概、升华主题,都将成为可笑的无聊。像《死亡证据》这样的电影,你说主题是什么,性心理变态?女权主义?随便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如果将这些主题扣在昆汀的头上,那他的电影连三流都排不上,就是看起来关于二战的严肃的《无耻混蛋》也不要企图去作这种价值追求,这与战争无关,与历史无关,这只是昆汀想塑造的人物形象在那个时代的荒缪表演。所以不要说他不尊重历史,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在说历史,也不要说他的电影结尾收不住,没有呼应,因为昆汀,他自己也不知道会在哪里要停下来。就像《杀出个黎明》(昆汀是编剧,主演,副导),电影前后两部分的跳跃,你又要定义它是警匪片还是鬼片?我觉得电影是昆汀在追求的一种感觉,只是在表达一种荒缪的生命观念。就像在《杀出个黎明》中昆汀在穿越边境时面临着被警察抓捕的危险也要大声强调“我没疯”。生命实在是很荒缪,最相信的人偏偏是警察的卧底(《落水狗》),不断背着《圣经》的人偏偏是个残酷的杀手(《底俗小说》),最强悍的杀手偏偏死于几个弱女子的乱棒之下(《死亡证据》)……还有什么比生命更荒缪的吗?人们说这是黑色幽默,应该算得上恰如其分,生命的底色不就是黑色吗?笑过之后,剩下一腔苍凉。不过那些以“昆汀塔伦提诺,这位优秀的喜剧导演”开头的文章,在此作严重鄙视。
      我和你,以及他们,唯一的共性就是我们在一同演绎荒缪。昆汀塔伦提诺如是说。

     4 ) 昆汀风格贯穿整剧

    任何荒诞的一幕都有一个严肃......哦不,随随便便的开始——至少对于昆汀这样在常理中杀出一条血路的鬼才来说,是这样的没错。这著名的一段几乎是珠宝窃贼金先生(Mr. Blonde,迈克尔·迈德森饰)的独角戏,他手中轻巧地掂着一把刀,跳舞、话痨、折磨警察,并在最后活生生割下了他的耳朵。 但对于这一段儿,昆汀并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指导。也就是说,迈德森所有的台词和动作都是他当场随意发挥出来的。全部,都是。

    全片的台词也都打上了昆汀的个人风格烙印!

     5 ) 幽默

    《落水狗》是昆汀当年制作的崭露头角的一部暴力血腥喜剧片,是昆汀式暴力美学的第一部作品,剧情幽默风趣,用六种颜色分别代表完全陌生的不同性格的强盗,你怀疑我我怀疑你的逗比式推理为本片的主线,也是‘落水狗’的真正内涵!本片的喜剧成分流露于满满的粗话的言语中,也为后来的昆汀式暴力美学作铺垫!黑色幽默与暴力美学的融合,人物群像精准的把控,话唠式的台词却又有以对人性的深谙,使电影作为一部低成本电影,在一个小仓库里,绽放出了甚为惊艳的悬疑渲染。

     6 ) 后现代英雄

    以下内容参考了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这篇影评最后发表在了公司内刊,所以想自己留个纪念而已。

    《落水狗》是导演昆汀卡伦蒂诺的处女作,1992年在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虽然不及《低俗小说》、《杀死比尔》那么有名,但在这部片子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典型的昆汀风格——片头看似无关的碎碎念,非线性的叙事结构,把戏谑和暴力美学完美结合的黑色幽默,对七十年代爵士乐及漫画的深刻喜爱等。
    作为一部低成本的独立影片,《落水狗》的故事情节很简单:黑帮老大乔和他的儿子,策划了一起珠宝抢劫案,组织了六个互不相识的人去实施,结果遭到了警察的埋伏,死伤惨重,剩下的人又因为相互猜忌而自相残杀。整部影片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一个珠宝店内抢劫的镜头,只是通过事后劫匪之间喋喋不休的对话,一幕幕生动的画面已然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落水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影片关于人物的设置及细节的刻画。六个劫匪分别用了不同的颜色来命名:Mr White,白先生——义气,Mr Blonde,金先生——忠诚,Mr Orange,橙先生——正义,Mr Pink,粉先生——利己主义,而Mr Brown 棕先生只是在序幕中唠唠叨叨了一阵子,Mr Blue蓝先生完全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用颜色给人物命名已经是很明显的暗示——每个人代表着一种立场,昆汀尤其注重细节的描述,使得每个人的性格、立场都极为鲜明。
    白先生是个典型的黑帮铁汉柔情。用打火机的手法独特,用墨镜凑在鼻子下面试探橙先生是不是已经断气,遇到警察酷劲十足的激战都可以看出,他是个老江湖,但是他也有柔情的一面。橙先生是他的拍档,意外中枪,他认为是自己的错,自责和怜悯使得他不仅告诉了橙先生自己的姓名和真实身份,还坚持要送橙先生去医院。在大家相互猜忌的时候,他一直袒护着橙先生,用kid(孩子)来称呼橙先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直到橙先生倒在他的怀里,告诉他:“对不起,我是警察。”
    金先生是个变态但非常忠诚的家伙。在遭到警察伏击后,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神态自若的戴着墨镜,吸着可乐回到了货仓。珠宝店里警铃一响他就开始疯狂扫射,在货仓里享受警察在自己举起的枪管下绝望挣扎躲避的样子,随着音乐,踏着舞步,他优雅而又残忍的割下了警察的耳朵。但他对乔却极为忠心,心甘情愿地替乔坐了4年牢,半个字都没透露。
    橙先生是典型的卧底,这个角色的设计多少模仿了林岭东导演的《龙虎风云》中周润发所饰演的高秋。他从公寓出来之前的那部分描写,同样是个细节丰富的段落,挂电话、穿外套、藏小手枪、拿左轮枪、拿香烟、关音乐、拿钥匙、找戒指、对着镜子给自己打气,足见他的紧张。在仓库里,看着金先生要烧死那个警察的时候,他终于开了枪。
    粉先生说的最多的除了f**k就是professional(专业),因为作为贼,他真的很专业。在抢劫失败后,他第一个说有卧底,他不愿知道白先生的名字,他不愿意杀人,他得到钻石后没有随时携带而是找了个安全的地方先藏起来。他是个将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他不愿送橙先生去医院、不愿知道白先生的真名其实都是怕惹麻烦,他在金先生出现之前大骂其变态,金先生出现之后又转而讨好他,他不愿给小费,不愿接受“粉先生”的外号,但乔一发话他便老老实实的接受了。
    那么谁才是《落水狗》的真正主角?是侠骨柔情的白先生,变态但忠诚的金先生还是警察卧底橙先生?不,其实真正的主角是那个容易让大家忽略和鄙视的粉先生。
    粉先生的后现代的策略。因为个体无法与集体时刻保持一致,缺乏权威性的真实,大家卷入了一场由于信念无法相互调和而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故事以死亡告终。粉先生成为唯一活下来的人并拿走了钻石,他成了最后的赢家。他显然是影片中最猥琐的人物,他胆小怕事,当其他人坚持自己的立场时,他开始也许会争辩一下,但最后他一定会妥协。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他是个典型的后现代人物,根据后现代的理论,真实淹没在错综复杂的话语之下是不可解的。他不了解真实,所以他采取的策略是“时刻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不持任何立场,倘若进入矛盾之中,就做“对自己和集体最有利的决定”。于是他成了唯一的既得利益者。
    没有既定的立场,没有权威的话语,没有固定的信念,没有做事的原则,只做对自己有利的决定。从这个角度来看,粉先生是唯一拥有自我的人,其他人都是某种权威信念的奴隶。他也是唯一大家不知道名字的人,只有他属于自己,他掌握自己的命运。粉先生是一个后现代的英雄,在无数传统英雄的影子下塑造出的一个仓惶而逃的后现代英雄,这就是《落水狗》的目的。

     7 ) 珍惜他的第一次

    怎么样来开始一段赞美甚至歌颂,这是个问题.
    想了很多桥段,最后还是迫于文字功底选择了最直接坦白的表达:这是部好片子.好玩的片子.
    忘记了在昆汀之前的哪个更有名的导演曾经说过:很多导演究其一生都是拍一部电影.重复一个主题.听起来有点道理.
    特别是对这种所谓的作者电影来说.
    是的,<落水狗>是我看过关于这个年轻的大叔迄今为止所有电影的最后一部.从最负盛名的<低俗小说>开始.但对我而言<低俗小说>中那些令人赞叹扼腕的地方却完完全全可以在本片里找到痕迹.甚至说<低俗小说>是<落水狗>的影子.
    只不过在<低俗小说>中他借以了一种更饱满更圆润更完美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已.
    可绝色佳人就是绝色佳人,不同于美女需要化妆品来粉饰.有时过厚的粉过浓的妆可能分散了五官天生的美丽有时小小缺点小小瑕疵都是可爱的.
    对于很多人批评的剧本过于单薄情节过于简单我只能一笑置之,事实上这样更好.
    最喜欢昆汀的地方就在于他的喋喋不休的台词.东拉西扯上天入地废话连篇.
    印象中很深像是在"Kill bill 2"中比尔向乌瑟.玛曼解释她是个天生杀手的原因,上帝啊他竟然从美国漫画里的超人蝙蝠侠这种东西聊起滔滔地讲了几分钟.
    所以在<落水狗>中我们能不断地找到这种冗长的对白.例如开篇那段令很多人反感迷糊的"闲话家常".例如橙先生那段编造的贩毒生涯.可就是在这种看似平常的你来我往中交代了人物与人物间微妙的关系.于开始那段来说.白先生与joe之前的戏耍就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与地位.在场所有人唯一一个敢抢和会抢头目joe本子的非白先生莫属.这预告了两人最后的对决.还有橙先生的怯生与被斥.粉红先生的不给小费等等.都是对后续故事的暗示和伏笔.
    而且片中台词精彩(你可以做的就是期待死亡 ,期待你不会很快得到的死亡)(你看起来像个刚出道的贼,而我是专业的).专业的贼.听起来是否很熟悉.别忘了它出厂年份是1992年.
    语速和语气也被每个角色把握地不错,听起来很舒坦.好比葛优在冯小刚片子中的京腔调调.有点可惜是原著是英文所以可能有些幽默太地方色彩我们理解不了.但无伤大碍.
    最著名的莫过于大叔所谓的暴力美学.金先生在"比利的七十年代"的欢快曲子下踱着舞步熟练割下那个苦命警察的一只耳朵时你的心情是否复杂.恶心的很酷不是吗?暴力在他眼里简直成了艺术.于是我们多数可以在暴力冲突的高潮听到一段抒情的爵士抑或激昂的摇滚.暴力溶了音乐或音乐溶入了暴力或两者交相辉映.说不清.
    而他还不罢休.在他的电影里暴力既无处不在又出乎意外.片中人物的受伤死亡多数发生在不经意间.如词所说谈笑风声中灰飞烟灭."拉利.不要用枪指着我的父亲".跟着砰.砰.砰.三声.跟着我们无恶不作的主角们就都倒下,躺在那里姿势还很不雅.没有临死前高呼的主义万岁也没有回光返照的骁勇善战.被革命电影先入为主的的我们很难接受这种安排.怎么这么快就死了?怎么死得这么窝囊?观众往往还没回过神一脸错愕.可也许这就是死亡这就是谋杀.在生活中这种真实是残忍的可在电影里就是难得的真实了.
    <落水狗>作为昆汀的处女作,如前所说在一个作者导演中的第一部电影往往揭示了他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也许人生对他来说就是一部带点黑色幽默的荒唐电影.导演是上帝你我他都只不过是个跟着剧本走的演员.主角配角还是跑龙套的都叫演员.是宿命是注定所以唯一的出口就是除了要学会怎么入戏怎么演戏更应该学会怎么出戏.
    正由于此在整部影片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导演的顽皮,用他为数不多的资金和胶片在玩弄观众的想象力甚至忍耐力.即便不得于围绕在一个简陋的仓库里展开情节.也不甘于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讲他的故事.所以在电影里我们可以找到插叙倒叙颠倒但不混乱的剪辑型如<低俗小说>中著名的环型结构.所以当电影以戏剧性结局闭幕时我们本不应该感到惊讶.冷酷的勇敢的狡猾的有情有义的都倒下了.一只粉红色的老鼠窃得了整个蛋糕.可笑吗?好玩吗?这是电影还是生活?

     短评

    “对不起,我是警察。”昆汀的低成本处女作,他的作品或许不能称之为经典,但总透着一股另类,但凡看过的人绝对很难忘记他独特的黑色动作喜剧电影风格和那fuck满天飞的片段。而且你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为什么能找来这么多好手陪他,史蒂夫·布西密更是让我喜欢的不得了。★★★★

    6分钟前
    • Q。
    • 推荐

    原来这就是“其实,我是个警察”的出处……Tim Roth同学无论满身是血也好,小南瓜状也好,都是我的type……另,Mr.White对Mr.Orange的感情真是让人很沸腾啊很沸腾……

    11分钟前
    • 弥呀
    • 力荐

    一出来便是经典之作~个人觉得比低俗小说还要更精彩~只是不明白,怎么这小子一出道就能网罗这么多出色的演员呢?

    15分钟前
    • mumacao
    • 力荐

    粉先生为什么成为最后的赢家?因为他从一开头就是行动团队中的“异类”。餐馆付账,其他人都掏了一美元小费,唯独他不给。并且巧舌如簧,理据滔滔,说的最后连橙先生都动了心,也试图收回小费。再看冠名一场戏。对于自己分到的颜色,现场无人提出异议,除了……“为什么我是粉色?”但据理力争之后,一旦发现无人相挺,老大动气,便不再矫情,马上接受。就像之前在餐馆,老大拉下脸发话后还是付了小费。虽然嘴上仍在叨咕是看在老大请吃早餐的份上,平时绝不如此。粉先生是犹太人,吝啬乃其特征之一。但犹太人还有个特征:在展示自身缺陷的同时,思维意识当中却散发着独立、理性的光辉。后者正是粉能在这场乱战血拼中全身而退的首要原因:不愿盲从,但要懂得妥协。……https://www.douban.com/note/538637819/

    18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Mr. White真他妈太仗义了

    19分钟前
    • N
    • 推荐

    被绑警察和橙先生讲话时,有一半是模糊镜头,可以讨论下。昆汀演棕先生,提姆罗斯演橙先生。橙先生是卧底警察。棕先生和蓝先生在抢劫时死掉。最后,橙先生被个过路的女人误打伤,他打死了金先生,白先生打死黑帮老大,黑帮老大的儿子艾迪打死白先生,艾迪又被橙先生打死。最后似乎剩了个粉先生。

    22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新发现。橙先生做卧底,编造了一个假故事,在酒吧他特地跟同伙讲了一个细节,在厕所里遇到四个警察和一只狗。明明未曾发生过,但橙先生专挑出来细讲。昆汀特地用了不少笔墨去描述那个“虚构”场景。一个故事的生机就是细节,昆汀在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就已经对这条法则了如于心,技法也已经出神入化。2020.7.5第三看,成色像钻石般璀璨。取色名的对话戳中笑点。

    23分钟前
    • 泽帆
    • 力荐

    实在是太喜欢Steve Buscemi(本片讲述了白先生和橙先生感天动地都爱情故事……以及论一名黑涩会(粉先生)的职业修养……)

    25分钟前
    • 可怜的病痛患者
    • 力荐

    在一片Fucking声中,我想补上一句:This is a fucking good movie! —— 昆汀的唠叨还真是没完没了,除了几处配乐主导,全片几乎没留10秒左右的时间让人物不说不骂不叫地安静一会儿,而繁杂的对白中真正把我逗到不行的谈话就只有粉先生一直强调自己是专业犯罪者、还有他对于粉先生这个代号的质疑。-2014.04.25 @资料馆 重温

    2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都说不错,比PULP FICTIONG还纯粹锋利,可能我英语不好,习惯了看情节,不喜欢冗长的脱口秀

    29分钟前
    • forever young
    • 还行

    鬼才处女作,几分钟就能讲完的故事真是太会玩障眼法了。血浆泼得我想狂喊救命!!!

    3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脏话连篇、血浆四溢、低俗趣味、时空交错、黑色幽默、客串抢镜,初入影坛就能拍得如此面面俱到老辣成熟,不得不叹服,配乐带劲勾魂,挑逗着兴奋的神经,帅惨的蒂姆·罗斯极富喜感 ,白橙暧昧混合挺有料,这部处处闪光的处女作无疑成了昆汀将是超过瘾嗨片重要标签的最佳佐证。

    33分钟前
    • 尉迟上九
    • 推荐

    当时我就在纳闷初出茅庐的昆丁怎么会有办法弄到这么多老手来陪他玩这场血腥游戏.这个路人甲级的褐色先生自始至终都是那个倒霉的脑袋被射穿的家伙,头脑简单的白.凶残暴虐的金.临死得意忘形最终丢掉性命的橙.蓝色更是超级路人.最后拿到钻石的还是我们心爱的疯子史蒂夫.虽然不在一线上,却抢眼依旧

    38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1992,导演:昆汀·塔伦蒂诺,29岁。1992年,昆汀·塔伦蒂诺的处女作《落水狗》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后,立刻引起巨大反响。昆汀的编导才能得到评委一致青睐,影片的暴力问题也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从这部最早的作品中,我们已经不难看出昆汀独特的电影风格,影片中的暴力事件、黑帮人物、

    43分钟前
    • 易老邪
    • 力荐

    fuck you !fuck you ! im fucking dying man.

    45分钟前
    • Little Punk
    • 还行

    “其实,我是一个警察。”噗~你会在得救时告诉对方卧底的真相吗?这显然违背常理。Mr.White对Mr.Orange说,与其半死不活的被警察抓住,还不如我替你解决吧。砰~(枪声响起)这样的结局是不是更有意思?因为最后谁也不是赢家。

    50分钟前
    • 荒也
    • 还行

    ~ 这才叫摇滚的节奏啊 操

    55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我终于找到真正出处了,“对不起,我是警察”

    60分钟前
    • 推荐

    昆丁的处女作拿到现在来看也是很不错的,只不过据说他“摘抄”太多。其实我最欣赏的一直是他叙事的方式,个人对暴力美学是没有多大共鸣的,可能因为我太麻木了,对非极致的暴力血腥画面都感觉像白开水一样的无味正常。想想看我到现在真的觉得有点“暴力”的只有三池崇史《切肤之爱》的锯脚,三池崇史《杀手阿一》的割舌头,Darren Aronofsky《pi》的戳大脑,伯格曼《假面》的按鹿眼睛,陈子谦《十五》的吞药。全部都只是一瞬间的事。

    1小时前
    • 思阳
    • 推荐

    躺着都可以成为经典的Tim Roth。。。

    1小时前
    • 鸭梨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